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市政污泥的产量日益巨大,污泥处理处置受到人们空前的关注。随着“水十条”的颁布实施,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之前的“重水轻泥”转变为今天的“泥水共重”。市政污泥产生量日益增长与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落后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开发高效、环保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已迫在眉睫。由于能够使剩余污泥减量化,脱水是污泥处置前不可缺少的过程。为了实现污泥的深度脱水并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本文研究了破碎再絮凝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可行性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主要成果如下:(1)以污泥比阻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了臭氧破碎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测定臭氧氧化过程中污泥滤液的SCOD、EPS、蛋白质和多糖以及Zeta电位等指标初步探究臭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臭氧氧化时间为30 min时污泥的脱水性能最好,与原污泥相比,污泥比阻下降了32%。臭氧使污泥颗粒表面的EPS脱落,从固相转移到液相,从而导致污泥颗粒表面的负电性减弱,减少了污泥颗粒之间的斥力,促使污泥胶体脱稳,改善了污泥的脱水性能。(2)以污泥比阻为主要评价指标探究了臭氧破碎联合絮凝剂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臭氧破碎联合絮凝剂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臭氧破碎联合絮凝剂调理能够显著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当臭氧氧化时间30 min,絮凝剂PFS投加量75 mg/g DS,污泥的脱水性能最佳,此时污泥比阻为1.91×1012 m/kg,与原污泥相比,污泥比阻下降了83.7%,污泥的脱水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臭氧能够破坏污泥絮体结构,使污泥粒径减小,再絮凝过程破碎的污泥又重新聚集,形成了新的污泥絮体,污泥的粒径增大。再絮凝过程污泥液相中的蛋白质、多糖等有机物质在PFS的网捕和吸附架桥作用下又从液相转移到固相,进而使污泥滤液中的SCOD、EPS、蛋白质和多糖等含量变小,同时污泥的脱水性能得到了提高。(3)以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为主要评价指标探究Fenton-like试剂(Co2+/H2O2)联合PFS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的可能性,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污泥脱水的条件;通过滤液中的SCOD、EPS、蛋白质和多糖以及Zeta电位,污泥粒径等指标探究其调理机制。结果表明:Fenton-like试剂联合PFS能够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当初始pH=2.98,Co2+、H2O2、PFS的投加量分别为10.44 mg/g DS、59.45 mg/g DS、48.63 mg/g DS时污泥的脱水性能最优,此条件下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分别从原污泥的79.77%、1.17×1013 m/kg下降到63.12%、5.32×1012 m/kg,与预测值基本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可靠。Fenton-like试剂处理后,污泥粒径达到最小,破坏了污泥絮体结构释放了束缚水和细胞内部水,改善了污泥的脱水性能。投加PFS后经破碎后的污泥絮体又得到再絮凝,形成更加密实的新絮体,进一步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污泥粒径由投加PFS前的4.37μm增大到投加后的7.08μm,同时Zeta电位从-1.88 mV上升到-0.84 mV,由此说明再絮凝过程是以电中和的机理为主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