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顶复亚门原虫,能够感染绝大部分温血动物,因宿主免疫机制抑制作用,多数感染不表现出典型的症状,但在免疫缺陷的宿主中,因虫体的过量增殖则会对宿主细胞和组织造成严重损伤。相关研究显示弓形虫抗原或弓形虫弱毒株对多种肿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作为肿瘤微环境重要组分的IL-17A也被证明参与宿主对弓形虫的免疫。本论文以IL-17A为研究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顶复亚门原虫,能够感染绝大部分温血动物,因宿主免疫机制抑制作用,多数感染不表现出典型的症状,但在免疫缺陷的宿主中,因虫体的过量增殖则会对宿主细胞和组织造成严重损伤。相关研究显示弓形虫抗原或弓形虫弱毒株对多种肿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作为肿瘤微环境重要组分的IL-17A也被证明参与宿主对弓形虫的免疫。本论文以IL-17A为研究对象,探究IL-17A对弓形虫的入侵和增殖以及对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为阐明IL-17A介导弓形虫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首先通过原核表达及慢病毒包装构建IL-17A过表达的4T1细胞系分别获得外源性及内源性IL-17A蛋白。体外试验将外源性IL-17A蛋白及弓形虫分别与4T1肿瘤细胞共培养,探究外源性IL-17A及弓形虫对4T1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以稳定过表达细胞系分析内源性IL-17A对弓形虫速殖子的入侵增殖能力、噬斑形成能力以及对4T1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体内试验通过小鼠模型评估IL-17A对小鼠4T1乳腺皮下移植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并分析IL-17A介导弓形虫对小鼠4T1乳腺皮下移植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利用4T1细胞株及稳定过表达细胞株构建小鼠乳腺皮下移植瘤模型,对肿瘤模型小鼠经腹腔接种弓形虫速殖子减毒株及其裂解抗原TLA诱发抗弓形虫免疫,测定不同阶段肿瘤生长数据并绘制生长曲线,并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最后经RT-q PCR分析小鼠外周血多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情况,评估IL-17A介导弓形虫抑制肿瘤免疫应答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出约400 bp大小的IL-17A基因,并表达获得37 k Da大小的IL-17A外源蛋白。慢病毒包装后经嘌呤霉素成功筛选出稳定过表达细胞系p CDH-IL-17A-4T1,经RT-q PCR及westen-blot方法测定过表达效率,结果表明过表达细胞系IL-17A在m RNA和蛋白质层面均上调显著(*p<0.05)。体外试验方面:通过CCK-8试验测定不同浓度的IL-17A与4T1细胞增殖速率呈正相关,且弓形虫速殖子T.g及其裂解抗原TLA分别与4T1细胞共培养时均表现出抑制4T1细胞增殖。CCK-8试验测定稳定过表达细胞株增殖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ranswell试验观察到稳定株侵袭能力增强,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弓形虫速殖子T.g及其裂解抗原TLA分别与稳定过表达细胞共培养时,稳定过表达细胞株增殖速率均表现减慢。分别以IFA和结晶紫染色法观察速殖子侵染细胞,计算感染细胞所占比例,结果显示过表达IL-17A不同程度地促进弓形虫在细胞中入侵、增殖及噬斑形成,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体内试验方面:分别测定并绘制4T1细胞株及稳定过表达细胞株构建的皮下移植瘤生长曲线,表现稳定过表达细胞肿瘤生长缓慢,提示IL-17A对肿瘤发生发展的抑制,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小鼠肿瘤模型试验发现肿瘤发生发展对小鼠外周血的IFN-γ、IL-12、IL-17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相对表达产生影响,其中稳定过表达细胞肿瘤组小鼠外周血中IL-12相对表达量上调显著(*p<0.05)。通过分析弓形虫减毒株或弓形虫裂解抗原TLA感染后的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曲线,弓形虫减毒株及其裂解抗原TLA表现出对乳腺肿瘤的抑制效应,且平均抑制率提高30%-50%,尤其对稳定过表达细胞肿瘤抑制率提高至超过50%,提示IL-17A介导弓形虫抑制肿瘤的增强效应。弓形虫感染影响小鼠肿瘤免疫应答,尤其诱导稳定过表达细胞肿瘤小鼠的IL-4、IL-6、IL-10、IL-12、IL-17、IFN-γ和TNF-α等细胞因子相对表达量发生变化,其中以IL-12相对表达量上调最为显著(*p<0.01)。肿瘤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稳定过表达细胞肿瘤的瘤体中血管丰度明显较低。弓形虫减毒株或其裂解抗原TLA感染使小鼠肿瘤细胞密度不同程度降低的同时,瘤体血管丰度也降低,尤其弓形虫减毒株与过表达IL-17A对肿瘤的共同作用影响较为显著。综上所述,IL-17A体外可促进肿瘤细胞4T1的增殖与分化,还可促进弓形虫入侵4T1细胞、在4T1细胞中增殖及噬斑形成。IL-17A体内抑制4T1细胞的成瘤效应,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IL-17A可进一步通过诱导抗弓形虫免疫中IL-12产生级联免疫效应,从而抑制肿瘤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dV)按照科、属的划分,可以将其归类于腺病毒科(Adenovirus family)、腺病毒属成员。此外对病毒血清型进行分析,可以将 FAdV 分为 12 个型(1-7,8a,8b 及 9-11)与 5 个种(A,B,C,D,E)。FAdV感染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如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液等,而引起禽类肝炎-心包积液综合症(Hepatitis-Perica
热应激是一直以来制约我国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热应激对奶牛造成多种危害,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内质网应激是机体遭遇环境刺激时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已有研究证实,热应激会导致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发生热休克反应,并且引发细胞凋亡,但是导致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是否与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内质网应激有关亟需进一步研究。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热应激模型,探究热应激条件下内质网应激
文章主要对反浮选—冷结晶法制取氯化钾工艺过程进行描述,分析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结合生产实践,对生产过程中钾的损失及关键生产环节的控制方法和问题解决措施进行阐述。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母系表达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3,Meg3)在雌性大鼠生殖轴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变化,以及敲低Meg3基因对雌性大鼠初情期启动时间,初情期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卵巢形态学和血清性腺激素浓度的影响,从生殖上为调控雌性动物的初情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采集幼儿期(10 d),初情期前(25 d),初情期(32.50±1.22d)和成年期(63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一种典型的肠道外致病菌,在禽类中具有广泛的宿主谱,不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菌,而且是人类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潜在储库,由于APEC血清型复杂多样,毒力基因簇突变率高,其防治仍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开展APEC致病机制的研究,对养禽业的发展和公共健康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大肠杆菌Ⅲ型分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作为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常与其他病原体相互作用,引起禽大肠杆菌病甚至直接导致禽类死亡。因此,加强对APEC致病机制的研究,对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防控具有重要意义。Ⅲ型分泌系统2(Escherichia coli 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 2,ETT2)是2001年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严重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该病菌可通过侵染呼吸道粘膜上皮引起禽的呼吸系统和全身性疾病。目前,已知定位于鸡呼吸系统的一类亲水性膜表面糖蛋白-鸡肺表面活性蛋白A(chicken surfactant protein A,cSP-A)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天然免疫功能,是防御病原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可引发局部和全身感染,造成雏鸡大量死亡,给家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Ⅰ型菌毛(Type 1Fimbriae)是APEC黏附相关毒力因子,可协助细菌在物体或宿主表面分泌粘附素,从而黏附、入侵宿主细胞。在APEC感染初始阶段,APEC通过Ⅰ型菌毛黏附宿主细胞实现定植后,会进一步形成生物被膜,导致APEC持续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作为典型的肠道外病原菌具有广泛的宿主谱,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作为一类人畜共患菌的潜在储库,APEC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开展APEC致病机制的研究具有潜在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OMV)是一种由革兰氏阴性菌自然分泌的、具有双层蛋白脂结构的球形囊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iocida,Pm)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有5个荚膜血清型(A、B、D、E、F),其中猪源Pm分离株主要为A和D型,可引起猪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AR)及肺炎,严重影响世界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通常从肺炎型巴氏杆菌病猪肺中分离的Pm主要是A型,从患有PAR猪体中分离的Pm则多为D型,然而并非绝对,目前在肺炎型巴氏杆菌病猪体中D型Pm的分离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