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作为一种沟通媒介,在不同文化语言的沟通交流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桥梁角色,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繁荣。随着当今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口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译员口译质量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口译难题也相应地不断增多。尽管口译难题以及如何提高口译的质量已成为口译领域的重大议题之一,有关口译难题的理论研究却依旧甚少。 本文以口译中的不可译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笔译学中有关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这一议题的理论成果,如约翰·卡特福德的翻译语言学论等,利用口笔译之间的密切关系,并结合笔者自己的口译实践经验以及其他口译语料,来论证不可译现象在口译中确实存在。同时,笔者还通过对2012年温家宝新闻记者招待会进行案例分析,将口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归纳为语言不可译性及文化不可译性。随后,针对不可译现象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关联理论对于翻译有着极强的解释性。关联理论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活动,一个寻找最佳关联以取得语境效果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处理不可译现象时,译员应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进行动态的灵活处理,从而实现最佳的语境效果。因此在最后一章,笔者就口译中的不可译性试探性地提出了归化与异化两种应对策略,希望对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处理有关不可译性难题时可以提供借鉴,以改善译文质量,顺应当下对于口译质量的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