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黄化曲叶病是由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为代表的多种双生病毒引起的,发病植物主要呈现叶片黄化、叶缘卷曲、植株矮化等症状。该病害在全球广泛分布,在我国多个省份暴发成灾,经济损失严重。对我国蔬菜上番茄黄化曲叶病病原调查表明,我国浙江省、山东省、山西省的双生病毒主要为TYLCV;河南省主要为TYLCV、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Papaya leaf curl China virus, PaLCuCNV);云南省主要为TYLCV、泰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Thailand virus, TYLCTHV)、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 TYLCCNV)、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 TbCSV)、云南烟草曲叶病毒(Tobacco curl leaf Yunnan virus, TbLCYNV);广西省主要为TYLCCNV、PaLCuCNV、中国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curl China virus, ToLCCNV)、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China virus, AYVCNV);广东省主要为台湾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Taiwan virus, ToLCTWV)、胜红蓟黄脉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virus, AYVV)。其中,TYLCV在我国分布最广,对番茄生产的危害最大。田间病情调查发现,原先存在于我国浙江省内的ToLCTWV现已检测不到,目前TYLCV已成为该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的主要病原物。实验从寄主范围入手比较两种病毒的差异。研究发现,在田间的自然寄主范围调查和实验室人工接种条件下,TYLCV均比ToLCTWV的寄主广,导致TYLCV逐渐取代ToLCTWV成为浙江省内番茄黄化曲叶病的主导病原物。为了解不同番茄品种对双生病毒的抗性,将我国主要的5种双生病毒(TYLCV、PaLCuCNV、 TYLCCNV、 TYLCTHV、ToLCTWV)接种含有抗性基因的番茄品种浙杂502、浙粉701、浙粉702,综合评价各品种的发病时间、病株率、发病症状、病毒侵染率及病情指数,发现3个番茄品种的抗病类型为耐病,且浙杂502抗性最好、浙粉701次之、浙粉702具有一定抗性。针对我国主要病原TYLCV,建立了基于单克隆抗体的斑点杂交(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dot-ELISA)和组织印迹杂交(tissue blotimmunoassay, TBIA)快速检测方法,并开发出针对植物和烟粉虱的TYLCV快速检测试剂盒,试剂盒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适于田间大规模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