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构造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t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诉讼对象和诉讼请求的不同,可对环境公益诉讼作“二分法”划分,其一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其二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我国当前立法基于此种划分将环境公益诉讼一分为二分别内置于《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体系之中。从研究及立法技术的角度,“二分法”模式并非不可,但不应因此忽略环境公益诉讼的独特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法律授权的公民、社会组织及国家机关基于生态环境遭受损害或损害危险的事实,为预防和救济环境公益损害而向法院提起的要求责任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诉讼。通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内涵可以看出,其有着与传统民事诉讼迥然相异的特征,首先是其系争利益为环境公益,不同于传统民事诉讼私益对私益的诉讼;其次是其诉讼主体特殊,包括个人、社会组织、国家机关等不同性质的诉讼主体,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传统民事诉讼;再其次是当事人的诉讼动力与传统民事诉讼不同,个人、社会组织缺乏基于经济理性的动力,而国家机关参诉的动力机制与传统民事诉讼中基于自身实体利益关切的动力机制也不同;再次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形式多样,不同于传统民事诉讼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相比之下前者对诉讼各方关系与地位的规则设置更为复杂。另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所面对的纷争也与传统民事诉讼有着极大差异,前者所解决的纠纷实际上是不特定多数人与被告的纠纷,基于法律授权而取得主体资格的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对立程度通常不如后者。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所具有的以上特性,决定了其诉讼目的、诉讼功能及诉讼参与各方(包括法院)的关系、地位不同于传统民事诉讼,这必然导致对传统民事诉讼构造的不适应性。首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改变了决定传统民事诉讼的目的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目的为公益保护,这一诉讼目的具有公共性,要求诉讼发挥社会功能,其社会功能不是通过私益的维护而实现,这就决定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需通过审判职权的积极行使才能实现其制度目的。其次是作为传统民事诉讼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基础的私权自治规则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隐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所关涉的利益并非私益,原告是以公益代表的身份提起诉讼,并非系争公益的归属者,因此其没有与传统诉讼当事人相比拟的诉讼利益处分权,由此导致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构造的构建不能采用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再次是传统民事诉讼动力机制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当中隐遁。无论是处分原则还是辩论原则,其运行需以充分的当事人诉讼动力作为支撑。由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并非诉讼利益的直接归属者,诉讼的结果也不由其直接承担,因此,其原告缺乏发启动和推进诉讼运行的经济理性动力,而依靠生态理性所产生的动力,在当前尚不足以支撑辩论原则及处分原则的贯彻。基于以上原因,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构造总体上应当是职权主义的。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职权主义诉讼构造应当避免脱离司法本质,若民事公益诉讼的全部实体、程序事项都由法院控制,也会使法院超出公权力限度失去中立地位,进而出现司法行政化的倾向。[1]有鉴于此,探讨法院职权主义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限度尤为重要。首先应当明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一种诉讼程序而非非讼程序,应当遵循诉讼的规律。因此,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构造应当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程序正义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裁判者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其次是当事人的意见被充分听取。这就要求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法院居于中立地位且当事人平等参诉。由此出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法院的能动性应当以适度为原则,不能超出必要的限度,为此法院应相对独立行使审判权。审判权在诉讼中不应完全控制实体及程序事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对辩论原则、处分原则的修正应有限度。为此,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对当事人的积极处分行为和对抗行为应当持鼓励和引导的态度,法院对于不恰当的处分行为,不能一驳了之,而应当建立充分的协同对话机制,法院应积极行使审判职权搭建诉讼各方充分对话的平台,促使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构造的具体展开,最终将落实到诉讼参与各方(包括法院)的关系和地位上来。首先,关于具有起诉资格的社会组织、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之间的地位和诉讼顺位问题,应当遵循由社会组织主导的原则,在诉讼顺位上应由社会组织优先;其次,关于行政机关与法院的关系及地位问题,应当明晰公益诉讼和环境行政的边界,环境民事诉讼的功能应当是弥补行政,而不应代替行政,因此只有在极少数行政不能的情况之下,政府才有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再其次,关于检察机关与法院的地位和关系问题,应当明确检察机关是基于监督者的身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其诉讼权利的赋予应以法律监督职权为依据,不能替代环境行政,因此对检察机关的处分行为以及提起诉讼的条件应当进行必要的限制。再次,关于社会组织与法院的关系和地位问题,社会组织的处分权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但是其积极行使辩论和对抗的诉讼行为应当鼓励和引导,其处分行为是一种积极参诉的表现,不能一刀切的禁止,对于其以公益保护为目的的处分行为,法院应当发挥能动性予以引导。最后,关于“两造”的关系和地位问题,应当秉持平等参诉的理念,且应注重实质平等,应秉持审判权中立的理念,法院在具体案件的处理过程中不应当以系争环境公益保护者自居。对于当事人实力不对等的问题,法院积极行使职权,以弥补劣势当事人诉讼能力的不足。
  对照上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应然构造,我国当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及实践呈现出诸多问题。首先,各起诉主体地位和诉讼顺位的设置不合理,当前对于政府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条件和诉讼请求过于宽松,以至于政府对同一环境公益损害事件可选择履行环境监管职责,亦可选择提起诉讼,这就衍生出两套功能重叠的治理机制,恐致国家机关之间的职能界分不清和环境治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其次,我国当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忽略诉讼激励机制的构建问题,社会公众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动力不劲,难以支撑起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功能适配的诉讼构造。再其次,在审判权与诉权的关系问题上,呈现出审判权过度能动的现状,审判权有行政化的倾向。再次,在“两造”的关系和地位问题上,当前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忽视被告诉讼地位的倾向,审判职权的运行目的被定位为保护环境公益,使审判权站在了与原告同一的立场,加之被告的地位总体上处于劣势及证据规则对被告不利等因素,导致“两造”关系和地位失衡的问题。
  我国当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出现的上述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是功能设置的偏差,法官职权的行使不是为辅助和督促环境行政,而是取代环境行政,以致形成法院与被告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格局,造成司法行政化。进一步追问可知,这种功能设置的背后尚有难言的苦衷,当前缺乏足够支撑诉讼构造的来自公众的诉讼动力,只能形成依赖公权推动的运行模式。但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设置初衷,是希望发动社会公众的力量监督环境行政执法并弥补执法的不足,这无疑是公法私法化的运行路径。问题的关键在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属他益诉讼,社会公众缺乏基于经济理性的动力来源,在此种情况下只能转而寻求来自公权力的外部动力支撑,这就导致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构造的变异。因此,社会公众诉讼动力的缺失才是当前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构造问题的根源。综合以上分析,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构造的完善路径必然是:续造社会公众诉讼动力—→矫正诉讼功能—→调整诉讼参与各方的地位和关系。
其他文献
国际投资法中互动最密切的一组法律关系无疑是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但在二者之间,几乎只有东道国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尤其是,作为国际投资法主要渊源的国际投资条约,整体缺乏投资者义务方面的规定。这并不符合常理,而从跨国投资者对国际投资以及国际投资条约适用所造成的许多实际问题来看,这也缺乏合理化的解释。而近年来国际投资法制的一系列改革主要侧重于投资争端解决程序和机制,对于实体权利义务,尤其是投
近年来,一国枉顾外国国家官员理应在国际法上享有的刑事管辖豁免权,径直对他国国家官员行使本国刑事管辖权的案件频频发生,导致各国本应正常、友好的国家间关系骤然紧张,严重威胁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鉴于国际法自身所具有的稳定性特征,国际法规则制度的形成通常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历程。因此,截至目前,国际社会尚未形成一套成熟且完备的可用以处理国家官员外国刑事管辖豁免问题的制度性框架体系。尽管该问题发轫于传统管
学位
2018年10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正式写入刑事诉讼法,为理论研究提供了的新的课题。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制度内涵、价值追求、运行机制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探讨。为规范制度运用,2019年10月两高三部印发了《指导意见》,回应和解答了绝大部分的实务问题。但实践中仍有些问题有待解决,如认罪认罚自愿性、被告人反悔上诉处理、证明标准和法官的审查责任、从宽的实现等。有学者运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这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力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实质是行政权对市场运行的介入。这种介入既可能通过行政处罚、行政许可
情感是内在于司法中的一部分。大量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事人、律师、检察官、法官等主体在司法活动中的行为避免不了情感因素的影响。研究司法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有利于促进司法正义的实现,增进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促使诉讼程序民主化和科学化,提升判决的可接受性,推动司法制度的完善,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司法中的情感,既有可能是道德情感,也有可能是法律情感,这取决于特定的司法场景以及主体的信念和对这种场景的理解。
学位
本文旨在解决船舶污染环境损害赔偿中的问题,主要涉及环境损害赔偿的主体识别、赔偿范围以及相关配套制度重构等方面的问题。船舶污染环境损害赔偿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现有制度具有私益性、有限性、特殊性。在主体识别方面,主张引入公益诉讼制度以助于确定索赔主体,认为船舶所有人、保险人、基金都有可能构成责任主体。在赔偿范围方面,对环境损害责任与非环境损害责任进行对比,认为船舶污染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存在不足,提出需要引
学位
破坏生产经营罪是我国刑法第五章的最后一个罪名,向来关注度并不高。然而在近年来,该罪被适用之频率愈来愈高,且呈现出口袋罪的倾向。在网络发达、商业繁荣的今天,学者们多认为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罪状已经不能满足于现实生活,因此以可罚之必要性为内核的实质解释论者将本罪的“其他方法破化生产经营的”的“其他方法”进行无限制地扩张。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司法机关的结果思维导向、三段论倒置推理等错误的做法使得本罪几乎可以包含
非法鉴定和选择胎儿性别行为(以下简称“两非”行为)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的直接原因,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将导致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国“两非”行为治理正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就刑法应当如何规制“两非”行为展开讨论,希望以此带来理论和实践上的些许意义。  第一部分介绍“两非”行为的基本概念和规制现状。“两非”行为是指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目前,“两非”行为普遍存在,具
学位
容留他人吸毒行为是对吸毒行为的帮助行为,在吸毒行为未纳入刑法规制范畴的前提下,容留他人吸毒行为的入罪是帮助行为的正犯化,表明了国家对毒品犯罪严厉打击与强烈谴责的立场。通过对司法实践中判例进行探析可以看出,容留他人吸毒行为的入罪依赖于罪量标准,关于“容留”的定性模糊,实务中将部分无需动用刑法手段规制的行为纳入到本罪的处罚范围中,对该罪认定存在扩张趋势。本文从类型化案例出发,研究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司法扩
转租合同是一种特殊的租赁合同,是承租人通过转移租赁物使用收益权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对租赁物的租赁权的一种特殊方式。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房屋转租行为十分普遍。但我国法律对转租行为关注不够,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合同法》224条,该条对出租人同意权的效力和限度、合同解除权的行使规则等规定并不够明确和完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的理解》虽然进一步规定了出租人合同解除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