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务问题研究——制度框架与历史文化传统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drz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0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正式写入刑事诉讼法,为理论研究提供了的新的课题。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制度内涵、价值追求、运行机制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探讨。为规范制度运用,2019年10月两高三部印发了《指导意见》,回应和解答了绝大部分的实务问题。但实践中仍有些问题有待解决,如认罪认罚自愿性、被告人反悔上诉处理、证明标准和法官的审查责任、从宽的实现等。有学者运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这些问题开展研究。但从实务的角度,有些研究指出了问题,但没有提供解决路径,如有观点指出认罪自愿性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标准,应以客观判断为主,以权利制约权力建立自愿性判断标准,但没有提出具体标准如何构建。有的观点没有摆脱“法律东方主义”的窠臼,拿西方模式套中国问题,结论或建议缺乏可操作性,如有观点认为应允许被追诉人任意反悔撤回认罪认罚承诺,反悔后具结书本不能作为定案证据使用等。
  作为刑事司法制度和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建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研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体问题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整体视角审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制度框架”和“制度基因”的问题。这是构建和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前提,也是所有具体问题解决思路的方向和基础。只有廓清这个问题才能够以“胸中有沟壑”的战略定力看待他山之石,将别国的先进做法、有益经验拿来为我所用,否则必将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一方面,要从诉讼法的角度客观评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的影响以及刑事诉讼构造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塑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刑事诉讼“合作模式”的特点,要结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背景、立法动因、制度变化等对刑事诉讼构造进行全面审视。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刑事实体法的影响。刑事诉讼法不能被援引作为从宽根据,在刑事诉讼法修正之后,刑法势必要根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出相应调整。如何落实从宽,也需要根据实体法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一整套具有正当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总而言之,只有弄清理论问题才能更清晰把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脉络,更透彻分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当前面临的具体问题,并更准确地提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完善建议。
  认罪认罚自愿性的审查标准必须与职权主义诉讼构造相符,认罪认罚自愿性的判断服从于认罪认罚的真实性判断。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审查由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构成。客观标准是指,办案机关告知被追诉人指控内容、刑罚后果和诉讼权利,以及允许律师参与量刑协商;如果办案机关采取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被追诉人供述,或者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言辞证据,则排除其自愿性。主观标准依赖于司法人员的中立判断,结合被追诉人的非自愿的外在表征进行查证,根据一般人或社会的一般经验作为判断依据。在专门机关强迫被追诉人非自愿认罪,或者未经协商变更量刑建议等时,被追诉人可基于“认罚”合意行使反悔权。对被追诉人无正当事由反悔的,司法机关在查明情况后应对其悔罪表现重新评估,并决定是否继续对其从宽处理或对从宽幅度作适当调整,但不宜限制被追诉人的上诉权,也不宜以抗诉“惩罚”无正当事由上诉。作为认罪认罚自愿性的保障机制,有效的法律帮助、落实权利告知要求和建立认罪认罚自愿性审查机制必不可少。
  证明标准是刑事诉讼目的的具体化,集中体现了刑事司法制度的价值追求。“证明标准”作为一个概念是具有三个侧面、“三位一体”的,包括作为法律规范的证明标准(法定证明标准)、作为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和作为盖然性程度的证明标准,当前关于
  证明标准的争论很多时候争论的对象并非概念的同一侧面。我国的证明标准与司法实践中的“印证模式”有内在联系,印证模式经验性强、对被追诉人有罪供述依赖度高、主观性强,这决定了司法实践中证明标准概念三个侧面常常会呈现分离状态,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并不总是能够达到法定证明标准,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与盖然性程度的证明标准可能也不一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没有放松对侦查机关收集证据的要求,简化程序没有降低法定证明标准,也没有降低作为盖然性程度的证明标准,但降低了作为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职权主义下,法院必须对认罪认罚案件作实质审查,因此不能放松对法官的审查责任,可以从完善司法责任追究制度机制的角度解决法官群体的担忧问题,消除法官的后顾之忧,避免法官“甩锅”作形式审查。落实从宽存在实体从宽和强制措施从宽两个要求。
  在落实实体从宽方面,存在精准量刑建议难以实现和从宽幅度难以确定的问题,在落实强制措施从轻方面,主要的问题是强制性羁押措施适用率过高的问题。对于前者,必须实现量刑公正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使量刑必须在法定刑区间内严格依照规范进行,并考虑同类案件的处理和双方的合意。具体而言:在立法上,要对修订刑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七条进行修订,确定统一的规范化指引;在审查起诉活动中,要规范量刑建议的草拟与协商;在审判阶段,必须尊重量刑建议的合意。同时还必须建立科学的量刑建议考核机制,以提振检察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对于后者,必须针对实践中问题进行完善,包括推广智能定位设备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中的运用,加强对认罪认罚被追诉人的社会危险性审查,明确采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条件,逐步推动观念进步。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制度与社会历史文化关系的视角。认罪认罚协商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的关键点和理论争论的焦点,笔者的专著围绕协商机制阐述这一制度的理论问题。本文以专著的论述为基础,跳出协商机制看协商,从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历史文化传统、正义观等因素进一步分析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及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基础,观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新变化新制度对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影响,进而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反悔权、证明标准、从宽等悬而未决的实务问题作出分析、提出对策。二是体系化的思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有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刑事诉讼构造统御刑事诉讼制度构建,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认罪认罚自愿性和被追诉人的反悔权、认罪案件的证明标准和法院的审查责任等具体制度必须体现刑事诉讼构造的要求。同时,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对实体法律产生影响。实体法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供正当化根据,“认罪”、“认罚”和“从宽”的概念都必须结合刑法理论进行理解,另一方面实体法也要根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三是制度完善的独到见解。理论研究的目的落脚点仍然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本文根据刑事诉讼构造及其社会文化背景提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未来既不会停留在先认罪后认罚再从宽的“正向范式”,也不会采取类似美国辩诉交易的先承诺从宽再认罪认罚的“逆向范式”,而很可能是“有限逆向范式”。基于职权主义的刑事诉讼构造,本文指出认罪认罚自愿性判断的关键在于意思表示的真实性而非被追诉人的自愿性,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认罪认罚自愿性的主客观判断标准,推导出反悔权的内容与后果。本文创新提出“三位一体”证明标准概念,分别是作为法律规定的证明标准、作为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和作为盖然性程度的证明标准,以此为基础分析认罪认罚案件中证明标准的实际情况。
其他文献
在诈骗罪中,欺骗行为的实质就是使对方产生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或者维持、继续加强对方原有的这种认识错误。为方便分析,笔者根据假冒专家荐股行为的获利模式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行为人假冒具有证券投资咨询资质的专家,谎称其可以提供正规的荐股服务,从而向对方收取服务费、咨询费的;二是行为人向对方推荐若干只“优质股票”,并事先与对方约定,若对方购买行为人推荐的股票后,由于股价上涨获利,则行为人从对方获利财产中
“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罪状的组成部分,但是其是否应该作为构成要件要素,应当认定为主观要素还是客观要素,一直存在争议。在2016年关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司法解释出台之后,对其所能包含的情形又掀起了一波争论。争论之所以一直存在是因为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刑法解释问题却少有人真正从文义上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先明确了“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最大文义范围和受贿罪的法益,进而试图在最大文义范围之内结合法益对处罚范围
监察体制改革整合了体制内反腐监督力量,塑造了高效集中的国家监察机关,《监察法》赋予了其强大的监察调查权,同时也引发了权力是否受到制约的忧虑。现行制度内缺少能有效监督监察委调查权的外部监督主体。在具体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本应承担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机关对监察调查工作也是配合大于制约。调查权本身是一种对人身财产具有强制性效力的权力,在缺少有效制约的情况下极易被滥用,导致公民权利被侵犯,司法公正性也会因此受
学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涌现了一系列法律电影,这些法律电影细致地刻画了我国的大众法律文化,但是从法治现代化的视角看,电影中体现大众法律文化仍然不能够满足法治现代化对于法律文化的要求,中国的大众法律文化当中仍然具有许多问题,例如人治传统盛行使得形式法治难以得到贯彻落实,传统民间法盛行使得人权保障举步维艰,导致法律在价值层面出现偏差。以及大众法律文化体现出公民相对薄弱的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理性意识,这些
本论文基于比较法视角,主要探讨了以德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民事诉讼中所涉诉讼系属理论、规范与判例所持见解。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规范与司法实例,分别讨论了诉讼系属开启对于我国民事立案制度变革的理论借鉴价值、诉讼系属重要效力规则对于更正与完善我国相关规范与实务做法的参考意义、以及诉讼系属终结对中国关联制度的启示。  全文由“引言”、“第一章诉讼系属与我国法的关联及其意义”、“
学位
本文以认知偏差形成的一般心理机制分析我国法治的社会认知偏差,最终为如何加强法治关于“人”的建设建言献策。  第一章通过心理学的概念引申出法治的社会认知偏差的定义,即人们对法治进行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由此导致的人们对法治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与事实、标准及应然状态的偏离。法治的社会认知偏差具备普遍性,其消除与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之间并不是单纯正向的线性关系,本质上是落后于社会存在发展的低层次的社会意
学位
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在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视角下研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宜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宏大的理论建构研究范式转向精细化的规范分析研究范式。  研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可立足于党内法规的定位和性质,将党内法规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同国家法律并行并存的法规范。另外,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作为一种以规范为对象的控制机制
学位
英国素有“近代宪法之母”的美誉,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国家。从王权空前强大的都铎王朝到经过国家分裂、内战爆发、流血弑君、共和诞生、军事独裁、王朝复辟、光荣革命这一系列跌宕起伏事件后的汉诺威王朝,英国的宪政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议会大权独揽,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领域实质上的掌权者。与此相对,手握各项权力之源的国王,却逐渐退居幕后,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化身,其内核就在于其曾经拥有的庞大
国际投资法中互动最密切的一组法律关系无疑是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但在二者之间,几乎只有东道国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尤其是,作为国际投资法主要渊源的国际投资条约,整体缺乏投资者义务方面的规定。这并不符合常理,而从跨国投资者对国际投资以及国际投资条约适用所造成的许多实际问题来看,这也缺乏合理化的解释。而近年来国际投资法制的一系列改革主要侧重于投资争端解决程序和机制,对于实体权利义务,尤其是投
近年来,一国枉顾外国国家官员理应在国际法上享有的刑事管辖豁免权,径直对他国国家官员行使本国刑事管辖权的案件频频发生,导致各国本应正常、友好的国家间关系骤然紧张,严重威胁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鉴于国际法自身所具有的稳定性特征,国际法规则制度的形成通常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历程。因此,截至目前,国际社会尚未形成一套成熟且完备的可用以处理国家官员外国刑事管辖豁免问题的制度性框架体系。尽管该问题发轫于传统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