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胃承气汤是传统泻下方剂,由大黄、甘草、芒硝组成。其中,大黄泻下峻猛,配伍甘草以缓其性。为探讨甘草配伍解毒的本质,尤其是胃肠道代谢环节,本课题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对大黄主要蒽醌类成分的人源肠道菌代谢进行进一步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考察大黄配伍甘草及调胃承气汤全方对毒性成分大黄酸摄取和转运的影响,结合考察甘草水煎液对大黄酸损伤的HK-2细胞的影响,进而揭示甘草可能的配伍解毒机制。结果表明,大黄蒽醌类成分在人源肠道菌中发生代谢,共鉴定出10种代谢产物,主要的代谢途径有甲基化、酯化、去糖基化及羟基化。毒性成分大黄酸在Caco-2细胞以主动扩散为主要跨细胞转运方式(考察的浓度范围内),转运蛋白BCRP主要参与了大黄酸的外排转运;配伍甘草水煎液、大黄甘草水煎液和调胃承气汤全方配伍均能显著降低大黄酸的吸收(Papp AP-BL)(P<0.05),并显著增加大黄酸的分泌(Papp BL-AP)(P<0.05),提高大黄酸的外排率,说明配伍甘草水煎液及全方配伍能显著降低大黄酸在Caco-2细胞中的吸收。此外,配伍甘草对于大黄酸损伤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毒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酸对HK-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配伍甘草水煎液后,对于大黄酸损伤后的HK-2细胞并无修复作用。本研究对大黄蒽醌类成分肠道菌代谢进行研究,并通过考察大黄单煎液、甘草单煎液、大黄甘草共煎液及全方配伍对毒性成分大黄酸的吸收转运的变化规律,结合配伍甘草水煎液后对大黄酸损伤的HK-2细胞的影响,从吸收转运角度揭示了甘草的解毒效应机制,为调胃承气汤的药效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