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黄蒽醌类成分的胃肠道代谢、转运研究调胃承气汤中甘草配伍解毒的本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3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胃承气汤是传统泻下方剂,由大黄、甘草、芒硝组成。其中,大黄泻下峻猛,配伍甘草以缓其性。为探讨甘草配伍解毒的本质,尤其是胃肠道代谢环节,本课题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对大黄主要蒽醌类成分的人源肠道菌代谢进行进一步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考察大黄配伍甘草及调胃承气汤全方对毒性成分大黄酸摄取和转运的影响,结合考察甘草水煎液对大黄酸损伤的HK-2细胞的影响,进而揭示甘草可能的配伍解毒机制。结果表明,大黄蒽醌类成分在人源肠道菌中发生代谢,共鉴定出10种代谢产物,主要的代谢途径有甲基化、酯化、去糖基化及羟基化。毒性成分大黄酸在Caco-2细胞以主动扩散为主要跨细胞转运方式(考察的浓度范围内),转运蛋白BCRP主要参与了大黄酸的外排转运;配伍甘草水煎液、大黄甘草水煎液和调胃承气汤全方配伍均能显著降低大黄酸的吸收(Papp AP-BL)(P<0.05),并显著增加大黄酸的分泌(Papp BL-AP)(P<0.05),提高大黄酸的外排率,说明配伍甘草水煎液及全方配伍能显著降低大黄酸在Caco-2细胞中的吸收。此外,配伍甘草对于大黄酸损伤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毒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酸对HK-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配伍甘草水煎液后,对于大黄酸损伤后的HK-2细胞并无修复作用。本研究对大黄蒽醌类成分肠道菌代谢进行研究,并通过考察大黄单煎液、甘草单煎液、大黄甘草共煎液及全方配伍对毒性成分大黄酸的吸收转运的变化规律,结合配伍甘草水煎液后对大黄酸损伤的HK-2细胞的影响,从吸收转运角度揭示了甘草的解毒效应机制,为调胃承气汤的药效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力度,我省牧区各试点县相继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幼儿园。为促进学前教育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刚察县幼儿园建设与游牧民定居工程、新农村新
地下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自然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高速扩张,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消耗着水资源。在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同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必然体现和反映参与者的伦理观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广泛使用,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购物形式,全新的消费方式正逐步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电商为了增加销售额,经常会做促销活动提高销售额。在促销活动期间,集中购物会导致商品需求量呈井喷式增长,物流公司的配送压力骤增,发生快递部门爆仓的现象,不能及时完成配送任务,从而影响客户收货满意度。因此对于需求井喷条件下的两级车辆路径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物流企业提高配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还可以降
目的:采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住院患者病证信息,建立基础数据库,挖掘研究DR风险因子、中医证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