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双相不锈钢的氢扩散与氢致开裂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456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相不锈钢因具有优秀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已广泛用于海洋油气开发。然而,已报道多起海洋双相不锈钢部件因氢脆发生失效事件。到目前为止,关于双相不锈钢的氢扩散、氢陷阱以及氢脆机制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为此,本文对双相不锈钢的氢传输和氢致断裂机制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双相不锈钢的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2205双相不锈钢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电化学氢渗透、多物理场有限元法、X射线衍射(XRD)、慢应变速率拉伸(SSR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氢微印、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SKPFM)、传质与固体力学理论等手段,系统探究双相不锈钢的氢传输、氢陷阱及氢致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制备了不同塑性变形量的2205不锈钢薄片,对其进行氢渗透和氢微印测试,并以其微观组织为基础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模拟氢渗透过程。进一步通过将相界视为薄膜材料,建立了双相不锈钢新的有效氢扩散系数模型。结果表明:2205钢板轧制方向的氢扩散系数为1.07×10-14 m2/s,厚度方向为1.62×10-15m2/s,且其数值在18%塑性变形量内几乎不变。氢微印及SKPFM均证实α/γ相界是氢陷阱。双相不锈钢的有效氢扩散系数可表示为De=λgDα/ηe,其中氢扩散几何因子λg与微观组织及相界氢扩散能垒有关,Dα为铁素体的氢扩散系数,陷阱因子ηe与两相内部的氢和相界处的氢有关。α/γ相界相对铁素体的氢陷阱结合能约43.6 kJ/mol,而氢由铁素体向紧邻的奥氏体扩散的能垒可高达96.7~102.4 kJ/mol。(2)用预充氢及SSRT测试了冷轧后不同退火温度处理所得2205双相不锈钢氢脆敏感性;统计了氢致裂纹的长度与数量,并模拟了微观组织变形导致的氢再分布状态。结果表明:1000℃退火试样的氢脆敏感性(16%)显著低于1090℃(39%)和1180℃(37%)。氢致微裂纹的扩展决定着双相不锈钢的氢脆敏感性,其中1180℃退火试样在7%拉伸应变就开始出现单个氢致裂纹的快速扩展,导致其断裂应变最小。奥氏体相可有效阻碍氢致裂纹扩展,而铁素体相则为裂纹的优先扩展路径。因此,铁素体条块的宽度和之间连通性是影响双相不锈钢氢脆的关键微观组织因素。1000℃退火试样的铁素体宽度最小且铁素体块之间的断续间隔使氢致裂纹不易扩展,从而保证了最低的氢脆敏感性。微结构表征发现氢致裂纹扩展穿过铁素体时倾向于沿{100}解理面扩展,而穿过奥氏体时则沿{111}滑移面扩展。(3)基于预充氢和SSRT研究了各向异性和滑移传递对氢脆敏感性的影响。首先,制备了与轧制方向呈0°、45°、90°的三种试样,通过SSRT研究了各试样的氢脆敏感性,并统计和表征了氢致裂纹的数量和长度;其次,测量了变形过程中应变在两相的配分,并计算了应力的配分;其后,采用氢微印表征了变形后氢分布,并观察变形试样的位错组态;然后基于实验观察到的氢致奥氏体沿晶开裂现象,进行了滑移传递统计分析;最后建立了滑移传递中关键物理过程提供或消耗的能量模型。结果表明:45°轧向的氢脆敏感指数为24%,显著低于0°和90°轧向的39%和49%。双相不锈钢的各向异性通过影响应力应变在两相的配分来影响氢致裂纹的萌生。其中45°轧向试样的铁素体的施密特因子最小且相界对铁素体条块的强化作用最弱,使其两相的变形更为协调且铁素体承受的应力更小,有效延缓了氢致裂纹萌生与扩展。拉伸变形早期,大多数(>62%)氢致裂纹萌生于奥氏体晶界。统计结果显示滑移传递和氢致奥氏体沿晶开裂的临界M值和晶界残余柏氏矢量br与晶界类型有关,其中M为Luster-Morris m’参数和施密特因子和(Sin+Sout)之积。对于随机大角度晶界,滑移传递要求M>0.3且br<0.6b<110>,而不发生氢致沿晶开裂要求M>0.88且br<0.15b<110>;对于Σ3孪晶界,滑移传递要求M>0.54且br<0.34b<110>,而不发生氢致沿晶开裂要求M>0.65且br<0.30b<110>。氢促位错平面滑移可加速晶界残余位错的累积且晶界氢可增大滑移传递阻力,导致不发生氢致沿晶开裂的M与br值范围更小。(4)在22℃、32℃和42℃三种温度下测试了 2205双相不锈钢的氢脆敏感性,并对其氢致裂纹进行了统计分析和EBSD表征;并计算了氢对奥氏体层错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2~4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预充氢2205双相不锈钢的氢脆敏感性由43%降低至10%,断口脆性层厚度由56μm降至37 μm,拉伸过程中的氢脱附急剧加速,且奥氏体相由产生应变诱导马氏体转变为以形变孪晶为主。计算发现在22~42℃内仅几百ppm的氢即可强烈降低奥氏体层错能,这与充氢后奥氏体变形行为一致,而温度对层错能的影响仅起次要作用,归因于在较高温度拉伸时,因被氢降低的奥氏体相的层错能得到回复而使位错的平面滑移得以缓解,由此奥氏体相抗氢致裂纹扩展效果回升,从而较高环境温度的氢脆敏感性较低。
其他文献
高锰奥氏体TWIP(Twinning-induced plasticity)钢因其优异的强度、韧性和抗氢脆性能,成为汽车轻量化和“氢经济”道路的候选材料之一。然而,TWIP钢在富氢环境下也会发生延迟开裂,无法保证服役过程的安全性。作为TWIP钢中的典型微观组织——孪晶,其在氢环境中具备双面作用,掌握孪晶特征(如孪晶厚度,孪晶体积分数,孪晶分布等)对TWIP钢氢致开裂行为的影响,对研发卓越力学性能和
学位
金属钨的熔点高、高温力学性能及热物理性能优异。钨板、钨坩埚、钨靶材是微电子、光电技术、高温应用领域用高端装备的关键材料或核心部件。由于钨的熔点高、脆性大,其制备加工过程涉及复杂的热/力环境,导致微观组织调控非常困难。高致密化、细晶化及组织均匀化控制是难熔金属钨行业的一大挑战。本论文重点研究金属钨在烧结、塑性变形以及退火再结晶过程的组织性能演变规律及杂质元素作用规律,探究钨的细晶化及组织均匀化控制原
学位
经冷等静压成形和真空烧结成坯的粉末钛合金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和成分可控的优势,然而由于孔隙的存在和较低的致密化程度,阻碍了其大规模应用。柔性斜轧可以实现不同规格棒材及零件的成形,具有柔性化成形的技术优势,大大节省了模具的开发和加工费用,又能够消减粉末钛合金的孔隙、进一步实现致密化,对高性能、高效、低成本制备粉末钛合金材料及零件,扩大粉末钛合金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柔性斜轧成形过程中,粉
学位
"教学评一体化"思想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从"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评价与怎么评价"几个方向进行具体的落实。初中语文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认知状况,帮助学生解疑答惑,确定学习任务和评估标准,让实施的教学真正响应学生真实的学习要求,从而真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初中语文的作文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步步紧实的教、有量化且多元化的评帮助学生审题、立意
会议
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因其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耐腐蚀和抗高温氧化性能,是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件的首选材料。而获得高品质粉末是合金和盘件的基础与保障。本文以提高镍基高温合金粉末品质为出发点,围绕原始粉末-粉末存储-粉末脱气-固结成形的流程,在明确粉末表面状态在存储过程中的演变规律与粉末动态脱气行为的基础上,研究粉末存储状态和真空脱气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机制,并从粉末高温氧化角度阐明原始颗粒边界(PPB
学位
形状记忆合金作为典型的金属智能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弹热效应、形状记忆效应及超弹性等功能特性,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其中,Co-Ni-Ga系形状记忆合金在较宽的成分区间内均可发生热弹性马氏体相变,且具有超弹应力滞后小、温度敏感性低、可操作温域宽等优点,有望应用于智能传感、驱动等领域。然而,该体系合金的晶界结合力弱,可开动滑移系少,晶体各向异性强,具有本征脆性高的缺点,其多晶材料在外力循环下极
学位
铯铅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宽色域、窄半峰宽等优点,在高清显示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单一卤素钙钛矿,如CsPbI3,其发射光谱波长大于680 nm,不符合高色纯度红光(波长位于620-650 nm)的需求。虽然混合卤化物组分很容易实现纯红光发射,但在电场下易产生相分离,光谱的稳定性差。利用量子限域效应,减小CsPbI3量子点的尺寸可以获得纯红光发射,然而,尺寸减小显著增加了
学位
由于兼具5xxx系和7xxx系铝合金高强度、可焊接与耐蚀性能好等特点,基于T相及其亚稳相强化的新型Al-Mg-Zn-(Cu)合金,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轻量化材料。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提高合金中Zn元素含量、引入Cu微合金化以及利用最终形变热处理等方法,大大提高了合金的时效响应速率。但预变形的引入会在基体中产生大量不均匀分布的位错结构,诱发析出相的非均匀形核与快速长大、粗化,损坏了合金的塑性。因此,需
学位
水系锌离子电池由于金属锌负极理论容量高(5855 mAh cm-3和820 mAh g-1)、水兼容性良好、电极电位较低(-0.763 V vs.标准氢电极)受到广泛关注。尽管如此,二价Zn2+与正极材料之间的强静电相互作用所造成的电极结构退化、扩散动力学缓慢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发展。因此,开发能够高效、稳定、快速Zn2+储存的正极材料是推动水系锌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之一。针对以上难点,
学位
为明确荒漠生态系统碳汇是否有助于提升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问题,文章论述了荒漠生态系统碳源/汇驱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从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及植物碳同化的角度分析了植被恢复对荒漠生态系统碳汇扩增的意义。分析表明,荒漠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间协同作用研究不完善,对荒漠植被及土壤碳同化过程间的联系及碳固定后的最终走向仍然不明确,给荒漠生态系统增汇研究带来了局限性。未来应更加关注植物在干旱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