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叙事学理论出发,在比较和分析《呼兰河传》(Tales of Hulan River)原本和译本的基础上,从时间、叙述模式和叙述声音三方面探讨了原作叙事话语在译本中的保存与变迁,即译本对原作的“忠实”与“反忠实”现象,试图以此引起译者对文学翻译中的叙事话语及其传译策略的重视,为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依据的理论是叙事学中的叙事话语理论。叙事话语所涉范围极广,包括时间、叙述视角、叙述模式和叙述声音等。本文主要从时间、叙述模式和叙述声音三方面考察译者对原作叙事话语的传递。在翻译研究中,对时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本对故事时间的重新安排;对叙述模式的探讨主要关注“呈现”与“讲述”两种叙述模式在调节叙述距离、刻画人物形象和情景描写等方面的作用;对叙述声音则主要集中在叙述声音的传递和叙述者身份的构建上。本文采用对比研究方法,以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呼兰河传》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萧红的原作为比较对象。通过从时间,叙述模式和叙述声音三方面对原作和译作进行比较,发现译者对原作叙事话语的传递存在“忠实”与“反忠实”两种不同的情况。之后,笔者采用判断抽样方法将两类案例进行整理分类,并进行案例分析,比较其翻译效果和实际意义,进而总结出相应的研究结论。本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阐明了研究的合理性、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指出研究方法并概括了文章的篇章结构。第二章梳理了原本与译本的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了《呼兰河传》的研究重点,并进一步指出应从叙事话语角度研究其独特叙事特点在译本中的传递。第三章探讨叙事学理论在中外的发展,叙事话语与翻译的关联以及如何从时间、叙述模式和叙述声音三个角度研究《呼兰河传》叙事话语的传递。第四章对比了原文和译文,从时间和对话的叙述模式两个角度探讨了译本对原本叙事话语的“忠实”传译;从叙述声音和情景的叙述模式两方面研究了译本对原本叙事话语的“反忠实”现象。第五章概括了本研究的结论和意义,并指出了研究的缺陷和不足。研究发现,原文的叙事话语在译本中部分得以保存而部分则发生了变迁,即存在“忠实”和“反忠实”两种不同的情况。“忠实”主要体现在对时间的处理和对话的“呈现”上,“反忠实”则主要体现在对声音的传递和对情境的“呈现”上。“忠实”再现原作叙事话语有助于中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化在异域的译介,而对原作叙事话语的“反忠实”翻译则造成了部分话语的失落。尽管秉承客观全面的科学态度,本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为个案研究,研究结论仅适用于解释葛浩文翻译的《呼兰河传》英译本;2)受热内特关于叙事话语分类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时间、叙述模式和叙述声音三方面展开研究,可能存在疏漏或不完善之处;3)本文主要进行文本分析,对其他诸如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因素未做太多的渗透。因此,研究者可以进一步从其他视角研究《呼兰河传》的英译,也可继续挖掘叙事话语的其他方面,以拓展与之相关的研究。叙事话语是文学作品“文学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叙事话语的忠实传递对于再现原文的叙事特点、主题思想、文学形象和审美旨趣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应尽可能地给予叙事话语以更多的关注,力求“忠实”,进而再现原作的叙事话语特点和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而不应将原文叙事话语遮蔽或变形,导致“反忠实”情况的出现。因此,本次研究的成果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对外译介具有一定的方法论上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