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语音在汉语语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迄今为止,前人利用唐时期实际语言材料来研究此时期的汉语韵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在语言材料的选择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选用唐代诗歌,较少涉足其他韵文材料,选择墓志铭文者更是寥寥无几。墓志铭文因其语句很少受后人篡改,易于断代以及出土地点明确等特点,具有较高的音韵学研究价值。关中地区作为唐代都城长安的所在地,是有唐一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建国以来不断有新出土的墓志资料面世,数量十分可观。为能充分发挥这批墓志资料的音韵学研究价值,并在语音研究材料选择上有所突破,本文以近年来陕西关中地区新出土的唐代墓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墓志铭韵文部分系联韵字、统计押韵组合和与中古韵书比较等方法对唐代文人用韵情况作了初步的整理和探究。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不仅注重唐墓志铭文用韵事实与《广韵》独用、同用规定的比较,还着重考察了铭文中出现的特殊用韵现象。由于“关中”是一个泛指的地域概念,本文首先考察的是其具体地理所指。据查,关中地区应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五市及其所辖县。以上述地理范围为限,本文选取周绍良先生编写的《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陕西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的《咸阳碑刻》、《户县碑刻》以及西安碑林博物馆编的《碑林集刊》五至十五集当中收录的陕西关中地区出土的唐代墓志铭作为研究对象,残志不取。共计铭文469篇,韵段1249个。在尽可能全面收集关中地区新出土唐代墓志的基础上,本文严格按照韵例的标准韵脚位置选取韵字。韵字的归属依据《广韵》,必要时查看《集韵》,同时参考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最后将铭文用韵情况整理成表,以十六摄为单位逐一分析总结。根据统计情况,关中地区新出土的唐代墓志铭文的用韵可归为27部,阴声韵11部,阳声韵9部,入声韵7部。实际用韵和《广韵》独用、同用规定大体相同,如“阳唐同用”、“蒸登同用”、“齐独用”等。但已出现了一些突破《广韵》独用、同用规定的现象,和后来的十六摄相近:通摄东冬锺三韵合并,梗摄清青庚同用,止摄支脂之微同用,鱼虞模同用,山删先仙同用,真谆文魂痕同用,元转入先仙,魂痕独立一部,总体上来说用韵较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