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患者由于早期缺乏特征性症状,因此我国临床诊断的CRC病例大多数已为中晚期。CRC发生远处传播最先可能的器官是肝脏,约一半的CRC患者发生肝转移,未治疗的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几个月。因此治疗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将探讨HBs Ag等多项临床因素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为进一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及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病理证明的结直肠癌患者892例。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转移的淋巴结个数、手术方式、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浸润程度、分化水平、组织学分类,术前实验室检查包括:白蛋白、胆红素、LDH等相关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以及AFP、CEA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随访5年是否发生肝转移。将病人根据是否发生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应用SPSS19.0版软,先行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结直肠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大小、病理组织类型、是否造口、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等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HBs Ag阳性者肝转移率(13.73%)明显低于HBs Ag阴性者(24.30%)。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细胞的分化水平与是否发生肝转移有紧密联系,分化越低肝转移发生几率越高。低分化组的肝转移率为33.90%,中分化为19.40%,而高分化为11.11%,三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肝转移也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肿瘤浸润全层及全层以外者肝转移率为28.94%,明显较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及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者的20.83%高,高于浸及固有肌层者9.52%高于已侵及内者黏膜下层者2.43%,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且肝转移发生率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较阴性的患者易发生肝转移,且随着淋巴结转移数的增加而增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0枚、1~3枚、4枚或4枚以上的肝转移率分别为13.19%、28.79%、4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的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CEA和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组,而前白蛋白PAB水平为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HBs Ag阳性与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前白蛋白、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CEA和CA19-9)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示HBs Ag阳性与否、肿瘤分化水平、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数目与肝转移有关,排除了前白蛋白、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CEA、CA199的影响。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与性别、年龄、手术是否造口、肿瘤位置、大小、病理组织类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CEA、CA199无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会降低肝转移的发生机率,而低分化、浸润程度高、淋巴结转移数多的患者容易发生肝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