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一个现实问题,社会各界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则集中于对贫困大学生消极特征的描述和分析,往往忽视对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特征的探究,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贫困大学生是不公平的。本研究试图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从心理弹性这一角度,探讨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建构的相关重要因素。本研究选取优秀贫困大学生12名,一般贫困大学生11名,依据自拟的访谈提纲,分别对其进行深度访谈,然后对访谈录音整理出的文本材料进行编码和分析,获得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建构的相关重要因素。本研究以质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辅以量的研究为补充。研究发现:1.优秀贫困大学生和一般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建构在十二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十二个因素可以划归为四个大的维度,分别是①个人特质:如面对现实、目标明确、成就动机、乐观幽默、自信、意志坚强、主动性和善于学习等;②家庭方面:主要是父母积极品质的深刻影响;③学校方面:包括良师、益友两个因素;④社会文化方面:主要是对学业成绩的注重。2.团体焦点访谈初步验证了前述结论,并补充进四个因素作为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建构的重要成分,即责任感、感恩的心、独立性和“少年老成”等。3.成人心理弹性量表的结果表明,优秀贫困大学生在总弹性及自我效能(包括对自我的感知和对未来的把握)、组织风格、社交能力、家庭凝聚力、社会资源等方面比一般贫困大学生得分高,这六个维度是其心理弹性建构的重要部分,与质的研究结果吻合。4.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模型包括:①个人特质:包括面对现实、目标明确、成就动机、乐观幽默、自信、意志坚强、主动性、善于学习、责任感、感恩的心、独立性和“少年老成”等;②家庭方面:主要是父母积极品质的深刻影响;③学校方面:包括良师、益友两个因素:④社会文化方面:主要是对学业成绩的注重。最后,本研究通过一例完整的咨询案例对心理弹性建构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显示了一定的实践操作价值,希望本研究能对贫困大学生及关心贫困大学生的有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