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不同组合针刺穴位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针刺穴位在治疗中枢性面瘫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临床治疗中枢性面瘫常用的有效穴位,四白、颧髎、下关、翳风、百会、足三里、合谷、太冲等进行不同组合,将120例中枢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既常规药物治疗组(A)、常规药物+面部局部针刺治疗组(B)、常规药物+活血化瘀穴位针刺治疗组(C)、常规药物+面部穴位+活血化瘀穴位针刺治疗组(D),采用临床疗效评分(Portmann评分)、TCD、SOD、LPO四项作为临床疗效评估指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0天后、治疗20天后、治疗30天后进行指标的测定和对比。同时对上述有效穴位进行局部解剖、断层解剖和MRI影像解剖研究,观察穴位与周围血管、神经关系,详细描述穴位与筋膜解剖学关系。具体做法是将标本放置在-20℃低温冰箱中,2天后取出。按照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标准》进行穴位定位,在所选穴位处用5ml一次性注射器刺入,深达骨面,然后注入红色的乳胶,一边注射乳胶,一边退出针头,直至皮下。再将标本放置在-20℃低温冰箱中,2天后取出。进行穴位的局部解剖和断层解剖,将结果用数码相机摄入,输入计算机。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按上述穴位定位后,先在穴位处进行针刺,“得气”后计录进针的深度,然后用透明胶布将鱼肝油胶丸粘贴在穴位所在的皮肤上,将志愿者安置在磁屏蔽室内,仰卧,保持安静,采用头部专用线圈和膝关节专用线圈,在头部穴位采用自旋回波序列,作矢状位T1加权像和横轴位T1加权像,层厚4mm,层距1mm进行扫描。四肢部位穴位采用自旋回波序列,矢状位T1加权像以及横轴位T1加权像,层厚5mm,层距1mm进行MRI扫描,从影像解剖学观察穴位与周围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结果:在临床治疗研究中发现四组中,A、B、C、D组在治疗10天后临床症状评分(Portmann评分)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在治疗20天后临床症状评分(Portmann评分)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0天后临床症状评分(Portmann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A、B组间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在治疗20天、30天后临床症状评分(Portmann评分)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A、B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D组在治疗20天后临床症状评分(Portmann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D组(即常规药物+面部穴位+活血化瘀穴位针刺治疗组)在治疗20天、30天后临床症状(Portmann评分)与A、B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治疗30天后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D组中,治疗30天后与治疗10天、20天之间上述四项指标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CD、SOD、LPO的比较中,A、B组在治疗10天、20天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0天后结果都有差异,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大;C、D组在治疗10天、20天、30天后三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C、D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局部解剖,断层解剖和MRI影像解剖学研究中,我们发现穴位处于结缔组织相对集中,神经末梢、血管比较密集的区域;穴位处筋膜明显增厚。结论:采用常规药物+面部穴位+活血化瘀穴位针刺治疗组合较单纯药物或穴位治疗中枢性面瘫临床疗效好,康复早。“得气”穴位点的结构往往是血管、神经分支、分叉集聚,筋膜明显增厚处。针刺这些穴位可能激活机体内环境监测系统,加速自由基的代谢,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保护脑部的神经功能,促进脑部病灶的康复,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