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之过于频繁的人类活动使整个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生态功能日益退化,如何恢复日益受损和退化的生态系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植物通过各种不同的生理生态特征变化来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进行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基本机制的研究成为现代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论文以紫穗槐这种常见落叶灌木为研究对象,在山东大学房干生态实验站,采用现代生理生态学分析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不同的水分和光照环境对紫穗槐幼苗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从而阐明紫穗槐幼苗的需光特性和需水规律,以期为紫穗槐规模种植中的水、光因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实验通过整盆称重法设置4个土壤水分处理,通过搭建遮阳棚设置2个光照强度,研究一年生紫穗槐幼苗形态结构、光合荧光、水分利用、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等生理生态特征对不同水分梯度和光照强度的响应机制。结果如下:同一光照处理下,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株高、基径、冠幅、叶数、总叶面积等各形态指标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以叶面积和叶干重为代表的叶大小明显受到限制,叶片形状趋于变小、变窄,厚度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存在差异,但无明显变化规律;随着叶片水分饱和亏的逐渐增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逐渐降低,同时电子传递速率受到明显抑制,导致有效量子产量不同幅度下降,光化学淬灭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通过不同程度的升降耗散过剩光能,但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光抑制发生,水分利用效率在中度水分胁迫时最高;相同时间内的失水率降低,说明叶片形成了良好的保水机制;总体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积累降低,光合产物更多的向地下部分迁移,造成根生物量比的增加和根冠比的增大。不同光照间,供水充足时,光照是影响生长的限制因素,较强的光照有利于紫穗槐幼苗进行光合积累,植株的株高、基径、冠幅、总叶面积和小叶数目等较大,而当水分不足时,水分成为生长的的限制因素,遮荫有利于缓解水分胁迫,使得此时的形态指标开始高于较强光照下的相应部分;光照对叶片形态也有影响,表现为随着光照的减弱,叶片呈现变大、变薄的特征;较高光强下,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高于遮荫处理,而净光合速率的提高程度较蒸腾速率大,由此引起了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遮荫显著降低了电子传递速率,较高光强下,紫穗槐幼苗一天当中受到光抑制的强度较遮荫处理大,且持续时间长;遮荫提高了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同时降低了叶绿素a/b值,从而有利于对弱光的充分捕获利用;遮荫时叶片水分饱和亏减小,叶片相对水分含量增大;较强光照下紫穗槐幼苗各部分生物量积累较遮荫处理大,随着光照的减弱,紫穗槐幼苗将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给地上茎、叶部分,由此导致了遮荫下根冠比的减小。紫穗槐幼苗通过多方面的适应调节机制,保证了幼苗在不同生境下的正常生长和生存,适应较大范围的水分和光照环境,并使其能够适应未来较大程度的环境变化,因此成为适应能力强、生态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良植被,适合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