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当今中国新的时代背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剖析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力求达到对二者关系最深刻、最准确的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而提出的阶段性目标。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贯穿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实现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它在本质上是从各个不同角度追求社会的和谐,并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主线,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导。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是科学发展观在建设实践层面的展开。 首先,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依据,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本章主要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以人为本,在哲学意义上就是以现实的和实践的人为本,要扬弃那种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在政治学意义上就是以人民为本,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在经济学意义上就是一切生产都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其次,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为前提,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根据新的形势,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突出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它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深化了对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和道路以及代际延续原则的认识;它坚持从人的价值角度来看发展,是我们党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最后,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提供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方法。科学发展观是从思维范式的角度指导社会的发展,它要求树立现代的科学的思维范式,坚持以人本思维、系统思维、和谐思维、生态思维来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人本思维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维范式上的革命性变革,它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突出人的主体性,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可能;系统思维要求把握和谐社会的开放性、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有序调控性以及整体协调性;矛盾思维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为理论基础,实现了矛盾思维主题由斗争向和谐的转换,可以说,和谐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和表现形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的根本要求;生态思维是思维范式变革的一种路径选择,它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们要在生态思维范式的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 本文在前三章论述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作用的基础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在建设实践层面的展开。本章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一致性着手,指出科学发展观确立的发展目标蕴含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同时,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与过程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又是一个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低层次和谐走向高层次和谐的动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