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经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资源,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可以为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教师主体提供行动依据。比如,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机智的处理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中的突发状况;不同地域、不同主体间教学经验的相互交流有助于开阔教学主体的教育教学视野。但是,如果把经验的价值抬得过高,完全依靠过去的或他人的经验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这时,经验主义倾向就成了教学实践中必须警惕的事实。经验主义是一种对经验的崇拜,它轻视或无视理论知识,过分的抬高感性经验的价值。经验主义在教学实践领域中的几种典型表现是教师主体视个别教学经验为普遍真理;对待经验的非理性态度;轻视或无视教育教学理论。教师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可以说教师职业有其专业标准,其观念、行为应当受教学理性和专业精神的规约。受经验主义影响,教师主体轻视教育教学理论的价值,依据过去的或他人的经验来开展当下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具体教育情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沦为一种重复性、临摹性的操作,而不是一种教师主体发挥自己实践智慧的创造性实践。这种非理性的教学行为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学生活的创新、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对当前经验主义倾向的超越,需要教师主体坚守教学理性,摆脱“主义”约束;激发实践活动者的专业自觉性,克服经验依赖;坚持反思批判,克服非理性态度;注重思维方式上的训练,改变传统的经验型思维方式;正视教学理论的价值,注重培养教学思维。本文从经验主义的概念着手,揭示经验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着重阐释其在教师教学生活中的体现,然后经过探究分析,找出超越经验主义问题的可行路径。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之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阅读与整理,结合研究者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的见闻和对一线教师的访谈,以尽可能完整的呈现在当下具体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经验主义现象,分析经验主义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经验主义只是教学实践活动参与者不理性对待经验而产生的一种倾向,研究中论述经验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目的在于引起大家对实践中已然存在的这一问题的关注和反思,我们并不因此而否定教学经验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