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受灾最严重、影响最大的灾害之一,已然成为中国自然灾害史上不可忘却的一部分。特别是在近些年,中国媒介环境更加开放,地震后的十年间,读者从媒体上了解灾难、认知灾难,这些信息也构成了我们对汶川地震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媒介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我们通过媒体去“再现”灾难现场,了解事件。另一方面媒体对灾难的传颂过程,也是重新唤醒记忆和重新调整记忆的过程,媒介充当着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通过纪念报道重唤记忆不单单是再现历史事件,更重要的将新的意义赋予其中,以达到在观念、精神和文化上的认同感,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笔者通过对十年来《人民日报》汶川地震纪念报道相关文章的搜集、梳理和分析,从媒体的报道量、报道体裁、报道版位和报道篇幅进行了版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人民日报》将汶川地震相关文章放置在议程设置中的重要位置,多次采用头版头条、大标题、大插图等醒目的方式,在恰当日期重新引起受众关注。并且兼顾了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采用多种体裁、不同篇幅的文章,呈现出更加立体化、可读性强的新闻报道,对读者的灾难集体记忆进行补充和更新迭代。从报道主题以及文本的关键词、高频词进一步归纳了报纸对于汶川地震集体记忆的建构议题,分别为:关注受灾群众、灾后重建情况、评论性文章、赞扬抗震救灾杰出人物、防震减灾工作进展、纪念活动和灾难祭奠的艺术作品。这六种议题主要呈现出灾难面前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的重建之路,高度赞扬参与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关心受灾群众的心理建设,以及对防灾减灾工程的工作部署,铭记灾难,面向未来。然后在集体记忆理论的视角下,进一步从“’新闻仪式’再现地震记忆”、“图片选择淡化灾难图景”、“’选择性注意’凸显正向内容”三个方面探讨归纳了“5.12”汶川地震集体记忆的建构策略。最后,论文从更深层次上探索思考了《人民日报》建构“5.12”汶川地震集体记忆的背后深意:通过周年纪念这样的“新闻仪式”,报纸周期性地对集体受难经历进行唤醒,用正向的文本构建起正向的集体记忆,树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光辉形象,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达到凝聚族群、加强社会认同感、彰显大国形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