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待遇是吸引优秀人才的关键,小学教师待遇是关乎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民国时期浙江省小学教师待遇为研究对象,对浙江省小学教师待遇政策进行梳理,并把浙江省小学教师待遇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待遇进行比较,同时,考察不同省市之间及浙江省内不同地区之间教师待遇的区域性差异,以期全面立体地展现浙江小学教师待遇发展状况。论文还探讨了小学教师待遇的制约因素及负面影响。对民国时期浙江小学教师待遇问题进行考察、梳理和分析,不仅能补现有研究之不足,还能为当前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与意义、研究现状及反思、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第二部分,介绍民国时期浙江省小学教师的待遇政策制定与发展:浙江省依据中央政策、酌各县市情形细化待遇标准,形成中央—省级—地方县市三级政策标准。第三部分,考察民国时期浙江省小学教师的实际待遇:政策推行困难,实际待遇与理想设计相差甚远。1937年之前,小学教师待遇微薄但尚可生活;1937年之后,小学教师生活每况愈下,难以维系。第四部分,对浙江省小学教师待遇水平进行横向的社会比较:浙江省小学教师的待遇水平与其他省市相比并未领先;省内北部地区相对优于中、南部,浙中、浙南不相上下;抗战前浙江省小学教师待遇与大学教师及同省中学教师差距悬殊,抗战爆发后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差距逐渐缩小,生活水准持平;浙江小学教师的生活状况与基层公务人员一直有着较大差距。第五部分,分析浙江省小学教师待遇的制约因素与负面影响:经过历史的梳理与分析,笔者认为:教育经费难以保证以及教师准入门槛不高、合格率低是影响民国时期浙江小学教师待遇的重要因素。而小学教师待遇微薄,不仅影响了时人的择业心理,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教师队伍建设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第六部分,对民国时期浙江省小学教师待遇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与思考。笔者认为:改善小学教师待遇是建设教师队伍的关键因素;提高教师准入门槛是改善小学教师待遇的重要前提;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改善小学教师待遇的基本保障;争取均衡发展是改善小学教师待遇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