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新闻媒体对“神舟六号”的报道看中国民族身份的构建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er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语用学和修辞学的研究方法对中美媒体对中国“神舟六号”的报道进行个案分析,研究为构建中国的民族身份两国媒体所采用的不同方法,以及所要达到的各自不同的政治目的。本文选取了中美主要媒体《中国日报》(英文版)、《人民日报》(英文版)、《二十一世纪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今日美国》在2005年10月11日至18日期间发表的关于中国“神舟六号”的六篇报道进行分析。作者从预设、指示、情态、词汇分类、新闻来源和转述方式、低调陈述、反语、笼统和详尽表达等方面对有关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旨在研究两国媒体在构建中国民族身份时的立场和态度。中美媒体尽管追求新闻的客观性,但通过分析仍可看出:中国媒体塑造了一个日益强大、以和平为己任、欣欣向荣的民族形象;而美国媒体则把中国描绘成一个浮华和需要依赖别国技术的国家。总之,两国媒体对中国民族的身份构建是大不相同的。此项研究对传统的英语新闻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运用了语言学中多种的研究方法;扩展了身份领域的研究,使其转向对民族身份构建研究的崭新课题上。同时,也为他人对民族身份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翻译实践是一项认知活动,是译者阅读原文,理解源语文本意义并在目的语中重新表达意义的认知过程。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翻译活动中译者的心理认知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
目前,教师数量和教学设施远未满足高校扩招的实际需要。大班教学仍十分普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育学者和研究人员纷纷把视线转向自主学习,希望借此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预防中现代预防手段的效果。方法 选取东莞市谢岗镇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4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手足口病常规
FATF第四轮对日本互评估于2019年启动。日本AML/CFT工作长期欠佳,不仅在第三轮互评估中表现较差而且改进缓慢,导致FATF曾对其发出特殊声明。鉴于互评估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日本
2020年1月1日,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全球“限硫令”将开始实施,正式拉开船舶燃油硫排放不能超过0.5%的序幕。为达到新规减排标准,许多船东早已未雨绸缪,纷纷在自己的船舶改造安装了脱硫塔。  毋庸置疑,此举也只能算是无奈的权宜之计。对于航运业来说,随着环保整治力度不断加大,虽然传统船用燃油特别是低硫油可能还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使用,但已经是越来越不适应趋势了,绿色清洁能源必将成为未来船舶的主要动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