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 1902—1994)是奥地利裔英国哲学家,是科学哲学批判理性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现代科学哲学界一位极其重要的哲学家。科学哲学是19世纪中叶兴起的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分支。波普尔的科学哲学独树一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早年研究的重点在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后来转向本体论其标志是《客观知识———个进化论的研究》一书的发表。波普尔的哲学开始于认识论问题,即探讨知识的增长问题。他一反传统哲学观点认为知识的增长在于不断的归纳和证实,提出了极赋创新性的否证论思想。科学知识的增长是一幅猜测和反驳交替进行的动态图景。随着对此问题的研究深入,他把研究的视域转向了知识本体论上,并由此把世界多元化。他认为存在三个世界,“世界1”是物理客体和物理状态的世界,“世界2”是精神的、心理的、主观经验的世界,此外还存在世界3,它是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波普尔认为“世界3”具有客观性、实在性、自主性。其中,自主性是指“世界3”客体的独立存在和进化,体现在客观知识的自主增长上,它是“世界3”思想的核心。理论界对波普尔客观知识自主性理论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并不充分,没有真正将其放到一个突出位置上论述。在科学知识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有许多现象可以用波普尔的客观知识自主性理论加以解释,这一理论开始受到人们关注,因此,研究“世界3”的自主性问题无疑会为研究科学知识的发展规律提供一种全新视角。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系统论述波普尔客观知识自主性理论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柏拉图的理念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影响巨大,波普尔认为柏拉图是发现第三世界的第一人。其后的黑格尔集西方哲学思想之大成,建立了著名的精神哲学。波普尔认为黑格尔的“客观精神”与其“世界3”既存在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19—20世纪科学发展背景、哲学背景。通过研究两大背景来揭示波普尔客观知识自主性理论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为后面的论述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详细剖析客观知识自主性理论的内涵。此部分由三大部分组成——关于“世界3”的含义及特征;客观知识自主性的含义;客观知识自主性的表现。其中“世界3”的含义及特征这一部分的论述为下文做理论铺垫,让人们从整体上把握“世界3”,从而更好的理解客观知识自主性。本部分重点论述自主性、客观知识自主性的含义、客观知识自主性的表现。其中关于自主性是从传统意义进行解读,如: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三人对自主性的理解。而客观知识自主性的表现这两部分则是从波普尔的角度进行解读。第三部分,通过对该理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其危害的分析从而使得波普尔客观知识自主性理论被世人更清楚深刻的认识和利用:首先着重阐述波普尔客观知识自主性理论对其哲学思想的影响;其次阐述该理论对同时代的哲学家的影响;再次论述客观自主性理论对文化研究产生的影响;最后,论述学术界关于的该理论的评价与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