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敏灸理论的膝关节隔物灸具的研发及应用研究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热敏灸理论,研发一款简便、安全、有效的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在对样品测试后进行小样本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1.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的设计与研发:(1)基于前期热敏灸的成功,将热敏灸技术(灸温、灸时、灸位)定量转化,完成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的研发。前期研究确定了隔药层的设计如姜饼厚度、材料改良;完成了外观设计如上中下的灸盖、中筒、底座三部分结构;确定了艾绒的形态大小;找到了激发灸感的最佳灸温范围;设计了灸盖上不同口径的通风口、筒身上底呈圆环形的金属聚热罩、底座对称的四个进风口等封闭式热平衡系统结构。(2)样品检测。包括:1)温度检测。实验室内对样品外壳及施灸部姜饼进行温度测试。样品保持某一孔位时,使用多个红外线测温仪分别实时测量顶盖中心、中筒最大直径处、底座边缘、姜饼中心、姜饼边缘的温度情况并记录,随机选取30个样品记录数值取平均值,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进而分析灸疗过程中外壳温度的安全性、姜饼的温度有效性及适宜灸温的维持时间、姜饼中心与边缘的温差等数据。2)灵敏性测试。实际操作中灸具在大孔状态下达到最高温度后分别转中孔和小孔后温度回落直至稳定,记录这个温度变化所需的时间及变化后的持续时间。2.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的疗效评价: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治疗组(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组)30例、对照组(热敏悬灸组)30例。选择患者患侧内膝眼、外膝眼、鹤顶穴、局部压痛点易出现热敏灸感的部位,每日治疗一次,灸时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连续施灸5天,中间休息1天,直至30天一疗程结束。参照热敏灸感激发率、视觉疼痛计分法(VAS)、骨关节炎量表(WOMAC)、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测试观察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与热敏悬灸组对膝骨性关节炎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热敏灸膝关节隔物灸具被成功研发,且满足临床需要,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安全性及有效性检验: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在不同状态下各部分温度均低于人体烫伤所需温度,且经测量后各组数据经正态性检验,P值均大于0.05,符合正态性分布。温度测试结果:(1)灸具外壳各部分温度变化:1)保持大孔状态下,灸具外壳各部位最高温分别为:顶盖中央最高温约47℃、中筒最大直径处最高温约为46℃、底座下边缘最高温约为45℃、姜饼中央最高温约为45.5℃、姜饼边缘最高温约为45.0℃;2)保持中孔状态下,灸具外壳各部位最高温分别为:顶盖中央最高温约为46℃、中筒最大直径处最高温约为45℃、底座下边缘最高温约为44℃、姜饼正中央最高温约为43.0℃、姜饼边缘最高温约为42.5℃;3)在小孔状态下,灸具外壳各部位最高温分别为:顶盖中央约为42℃、中筒最大直径处约为40℃、底座下边缘约为39℃、姜饼中央约为40℃、姜饼边缘约为39.5℃。(2)燃烧时间: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在三孔状态下可保持恒温超过50min。3.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灵敏性检测: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最高灸温约为45℃,调至中孔降至中孔最高恒温42.5℃,变温时间约为60秒,调至小孔降至小孔恒温39℃-40℃的时间约为60秒;变换至中孔后保持中孔及变换至小孔后保持小孔的恒温时间都超过50min;各组数据经正态性检验后,P值均大于0.05,表明数据无统计学意义,符合正态性分布。4.本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KOA的患者60例,试验阶段无退出、脱落病例。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治疗前的VAS评分与WOMAC评分上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5.组内VAS评分、WOMAC评分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经治疗后,VAS评分降低,两组比较P<0.05;WOMAC评分评分降低,两组比较P<0.05,表明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及热敏灸都能较好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并改善关节功能。6.组间VAS评分、WOMAC评分比较:治疗后,试验组VAS及WOMAC评分降低幅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对改善患者VAS及WOMAC评分方面和热敏灸相差不大。7.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90.00%;愈显率:治疗组为60.00%,对照组为63.3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P>0.05,提示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综合疗效与热敏灸无显著性差异。8.灸感激发率及灸感时长的比较结果:治疗组灸感激发率为83.3%,对照组灸感激发率为83.3%。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热敏膝关节隔物灸组平均灸感时长约为60.5min,热敏悬灸组60.8min。结论:1.成功研发了一款操作简便的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临床使用安全、控温灵敏,满足临床艾灸所需。2.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灸感激发率、平均灸感持续时间与热敏灸差异不明显,可以替代热敏灸,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为观察椎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设立椎针组和推拿组。椎针组采用椎针联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推拿组采用单一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观察指标的变化和临床有效率,综合评价椎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运用价值。方法:1.分组: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根据本次研究所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运用SPSS 26.0软件对所纳入的患者进行随
学位
研究目的:为系统评估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本课题以肱骨外上髁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观察针刺手三阳经输穴、原穴、郄穴的镇痛疗效差异,探寻更有效的远部腧穴,为优化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选穴处方提供临床参考。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单盲的试验设计方法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输穴组、原穴组、郄穴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具体治疗方法如下:三组患者局部针刺穴位均相同,即患侧取阿是
学位
目的:本研究从温阳通督立法,观察艾条温针灸与传统艾段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简称LDH)的临床疗效差异,探究艾条温针灸治疗时所激发的感传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希冀提高温针灸治疗该病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温针灸疗法。方法:1.病例选择与入组方法:本研究纳入的60例LDH病例,均来自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期间就诊的患者
学位
目的:观察针刀“调筋治骨”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与口服依托考昔片治疗对照,客观评价疗效差异,为临床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案的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60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方法则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共2组,两组各分布30例患者。试验组治疗手段为针刀“调筋治骨”法,对患者膝关节局部及下肢筋结点进行松解治疗,每周1次,3周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依托考昔片治
学位
研究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四种不同针刺手法(提插泻法、捻转泻法、提插泻法配合呼吸泻法、捻转泻法配合呼吸泻法)干预后溪穴对气滞血瘀型腰痛的即时针刺镇痛效果,优选出更有效的针刺手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针刺手法选择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以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将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提插泻法组、捻转泻法组、提插泻法配合呼吸泻法组、捻转
学位
目的:本课题以中风恢复期腕指关节屈伸功能障碍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观察对比关刺中泉穴组与常规针刺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差异,肯定关刺中泉穴法治疗中风恢复期腕指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旨在优化针刺治疗中风后腕指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案。方法:1.分组:将60例符合标准的中风恢复期腕指关节屈伸功能障碍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分成常规针刺组和关刺中泉穴组,两组各3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IFP)损伤的临床疗效,并与针刺治疗IFP损伤对比,以期为临床推广针刀治疗IFP损伤提供依据。方法:纳入78例IFP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治疗,每周治疗1次。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1周治疗6次。总疗程均为3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作为疗效观察指
学位
【目的】分析目前风电设备联储联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风力发电企业实现提质增效目标,节约资金占用提供建议。【方法】以近年来国内某发电集团推进风电建设中在备品配件采购方面取得的实践经验为研究对象,列举联储联备的主要措施,剖析开展联储联备存在的机型繁杂、设备参数不透明、配件质量隐患等制约因素。【结果】通过创建风电设备联储联备的四种创新模式和前置采购区域化路径,提出了大联储概念,并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风机配件
期刊
相变储能技术是近年来风电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在具体应用中能够更好地利用波动的风能,具有成本低、运营效率高、灵活性强且规模大等优势,有能力平衡能源供需之间的不匹配,同时提高能源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简要概述了相变储能技术,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该技术应用于风电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指出了当前的不足,需要进行更深的研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期刊
目的:通过对古今文献中治疗高血压病的医案进行收集录入、挖掘、整理,分析古今医案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归纳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的方剂中药组方,期望丰富高血压病的中医辨治内容,为医学者们提供辨治高血压病的临床思路,提高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录入古今文献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医案,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1.性别、年龄分布:现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