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视网膜微循环状态改变的形态学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前葡萄膜炎(Acute Anterior Uveitis,AAU)发病时黄斑及视盘结构和微循环状态的变化特点。
  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对照研究,纳入对象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葡萄膜炎专科的AAU的患者,收集患眼及对侧眼数据。同时招募年龄性别屈光度等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均选取右眼数据。收集入选者的病历并收集年龄、性别、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眼底检查、眼轴等详细的临床资料,并行OCTA(AngioVue,Optovue RTVue XR公司)检查。AAU患眼与对侧眼之间的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AAU患眼、对侧眼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时使用独立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并使用Bonferroni法矫正P值,取p值<(0.05/3=0.01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指标包括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acular Retinal Thickness,MRT)及体积(Macular Retinal Volume,MRV),视网膜浅层、深层毛细血管层血管密度(Superficial Capillary Density,SCD;Deep Capillary Density,DCD)、黄斑中心凹无血管灌注区面积(Foveal Avascular Zone-Area,FAZ-A)以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RNFLT)、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血流密度(Radial Peripapillary Capillary-Vessel Density,RPC-VD)等。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AAU患者76人(AAU患眼76眼,对侧自身对照眼76眼),平均年龄40.49±11.09岁。正常对照76人(76眼),平均年龄40.67±9.36岁。AAU患眼平均前房炎症得分0.95±0.13。AAU患眼中心凹MRT(267±24.5um)均显著大于对侧眼(252.8±20.3um,p<0.001)及正常对照组(246.3±18.3um,p<0.001),旁中心凹各象限亦均有此明显差异(p<0.001)。AAU患眼中心凹MRV(0.210±0.019mm3)均显著大于对侧眼(0.199±0.016mm3,p<0.001)及正常对照组(0.195±0.015mm3,p<0.001),旁中心凹各象限亦均有此明显差异(p<0.001)。在黄斑旁中心凹,AAU患眼的SCD(47.92±3.47%)均显著低于对侧眼(49.73±3.44%,p<0.001)及正常对照组(49.41±3.53%,p=0.001)。AAU患眼的旁中心凹DCD(50.13±4.33%)均显著低于对侧眼(53.08±3.36%,p<0.001)及正常对照组(52.51±3.31%,p<0.001)。AAU患眼、对侧眼及正常对照组的FAZ-A、FAZ-P、AI在三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两比较P均>0.017)。视盘方面,AAU患眼的全周RNFLT(145.06±22.32um)均显著大于对侧眼(123.26±11.33um,p<0.001)及正常对照组(117.6±10.59um,p<0.001)。AAU患眼、对侧眼及正常对照组在视盘全周的RPC-VD无统计学差异(52.78±2.52%、53.05±2.62%、52.98±2.41%,两两比较p均>0.017)。此外,对侧眼在各象限的MRT及MRV平均值均大于正常对照组,且在鼻侧象限两者的MRV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对侧眼的视盘全周RNFLT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06),且在颞上象限(p=0.010)、下颞象限(p=0.001)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本课题使用OCTA针对AAU的黄斑和视盘血流密度等指标进行探索,发现AAU患眼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体积、视盘全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较对侧眼以及正常对照眼显著增大,视网膜旁中心凹浅层、深层毛细血管层血管密度显著降低,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血流密度未见明显改变。因此,单侧AAU炎症活动对患眼视网膜结构和微循环状态造成显著影响,且可能累及对侧眼。此外,黄斑旁中心凹SCD、DCD有望成为评估AAU眼底网膜受累严重程度的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讨连续性功能性视力(Functional Visual acuity,FVA)及泪膜动态光学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评价FVA相关参数量化干眼患者的主观症状和泪膜稳定性的临床价值。  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单盲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入排标准计划纳入干眼受试者29人作为干眼组,非干眼受试者31人作为对照组。临床检查包括: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
学位
目的:  探讨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 myopia,PM)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taphyloma,PS)形态与继发性黄斑劈裂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应用。  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方法:1、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高度近视专科就诊且临床诊断为高度近视的患者67例(134眼)。  2、采用B超(CineScan,Quantel m
目的:分析不同分组的近视性屈光参差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两眼眼轴长度的变化情况,探究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性屈光参差青少年两眼间眼轴长度差值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门诊检查并符合以下标准的青少年儿童:①年龄9~16岁;②标准散瞳验光流程诊断近视,并且双眼最佳矫正视力≥1.0;③坚持配戴角膜塑形镜12个月(每晚配戴时间不小于8-10小时);④既
目的:角膜内皮移植术后的存活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情况,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角膜内皮移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快速丢失的影响因素。  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14年12月-2019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的患者共32例(32眼),分为内皮细胞快速丢失组(A组,n=10)和对照组(B组,n=22)。对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指征、术前眼内手术
目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是(retinitis pigmentosa,RP)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其具有高度遗传、临床特异性。RP的临床表现为夜盲、进行性视野缩小,视网膜电图显著异常或熄灭型,中心视力丧失严重者可致失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RP是世界范围内中年以下人群失明重要原因,影响全球200多万人。鉴于RP具有遗传异质性和复杂多样的遗传方式,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目前我国仍有50%RP患者
目的:  探讨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acular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macular BRVO)的临床特征。分析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抗VEGF治疗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研究。通过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ThisEye眼科医院集成化信息系统,搜索2016.1.1-2018.12.31眼底内科初次诊断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患者。核对所有患者的眼底
期刊
目的:观察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Verisyse)和后房悬吊型人工晶体(Rayner)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手术效果。  方法:收集2010年06月至2018年12月植入Verisyse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或Rayner后房悬吊型人工晶体的无晶状体患者共46例(4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接受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无晶体眼患者共23例(23眼)。B组:接受后房悬吊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
目的:  观察睑板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评估睑板腺癌行肿瘤切除并个性化眼睑重建手术的临床效果,以加深对该少见疾病的深入认识与理解,为睑板腺癌的临床治疗和诊断学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  1.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1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诊治的9例9眼睑板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灶部位、TNM分期等,采集基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以及家族史等。
学位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研究目的:比较基于新型扫频OCT光学生物测量仪的Haigis、Holladay I、Holladay II、Hoffer Q、SRK/T和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对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计算的准确性并对预测偏差进行分析。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并行IOLMaster700检查的患者613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