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合并会计方法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不同的合并方法适用于不同交易实质的企业合并,不同的合并方法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会计盈利数字。这两种合并方法在合并市场的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鉴于两种企业合并会计方法带来的经济后果,美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SFAS141)和国际企业合并会计准则(IFRS3)纷纷取消了权益结合法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中的运用。我国在2006年以前对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规范比较模糊,在《企业会计准则20号——企业合并》(CAS20)中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在我国会计准则不断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为什么允许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两种合并方法的同时存在,其实施效果如何,本文中经济后果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经济后果是指不论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否会影响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量,会计政策的选择都会影响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从而对公司价值造成影响。也就是说,不论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是否会影响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但是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相比,能给公司管理者带来更好的会计盈利数字,从而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使其更倾向于选择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那么,不同企业合并会计方法下的会计信息会对投资者造成怎样的影响,本文分别从企业合并的市场反应,股票价格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两个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市场反应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能够呈现较好的会计盈利数据,但企业合并发生时股票市场给予了负面的市场反应,而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具有较好的正面反应。价值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只拥有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的母公司,其股票价格与会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较高,而只拥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的母公司,其股票价格与会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较低。也就是说,与权益结合法相比,购买法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