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替牙期含牙囊肿内牙根未发育完成的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以同颌对侧正常同名牙作为对照,比较治疗前后埋伏阻生牙牙根、牙槽骨及牙髓的变化,分析治疗的效果及意义,以期为替牙期含牙囊肿内埋伏阻生牙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含牙囊肿单侧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患者,均行外科手术联合闭合式正畸牵引治疗,对20颗患牙(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应用CBCT测量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牙槽骨水平及厚度,并检查牙髓活力,均以同颌对侧正常同名牙作为对照牙(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治疗前后埋伏阻生牙与对照牙牙根发育、牙槽骨发育及牙髓活力的差异。结果本组治疗时间14~33个月,平均23.6个月。治疗结束时,所有研究对象囊内新骨生成,颌骨囊腔消失,囊内埋伏阻生牙均牵引到位。1.牙根长度:治疗前埋伏上颌中切牙牙根长度为(8.76±1.16)mm,对照牙牙根长度为(10.95±1.03)mm,两者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埋伏上颌中切牙牙根长度为(11.41±0.94)mm,对照牙牙根长度为(13.06±0.72)mm,两者进行比较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较治疗前显著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牙根长度变化量为(2.65±0.95)mm,对照组牙根长度变化量为(2.11±0.99)mm,两者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管壁厚度:治疗前埋伏上颌中切牙根管壁厚度为(1.67±0.26)mm,对照牙根管壁厚度为(1.71±0.25)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埋伏上颌中切牙根管壁厚度为(1.87±0.20)mm,对照牙根管壁厚度为(1.89±0.20)mm,两者比较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较治疗前根管壁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根管壁厚度变化量为(0.19±0.11)mm,对照组根管壁厚度变化量为(0.18±0.10)mm,两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牙槽骨:治疗后治疗组唇、腭侧牙槽骨水平分别为(2.50±0.41)mm、(1.27±0.23)mm,对照组唇、腭侧牙槽骨水平分别为(1.38±0.28)mm、(1.23±0.21)mm,治疗后治疗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别为(0.56±0.19)mm、(1.49±0.28)mm,对照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别为(0.79±0.24)mm、(1.58±0.24)mm,上述4项指标仅唇侧牙槽骨水平及厚度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牙髓活力: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牙髓活力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替牙期含牙囊肿内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患者,在选择合适适应症的情况下,进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牙根能继续发育至根2/3以上,且根管壁也正常发育,牙髓活力正常,达到临床保存的标准,可作为临床诊疗的参考。2.外科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替牙期含牙囊肿内埋伏上颌中切牙可导致其唇侧牙槽骨轻度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