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准则虽然在整体上力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是其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却体现出了明显的“中国特色”。该项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允许在有迹象表明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再存在或已减少的情况下,将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完全不同,这一实质性差异,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不少学者认为,在我国目前强调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情况下,不允许长期资产减值的转回是现实的选择,有利于防止公司滥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调节利润。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执行至今已有三年多,具体的效果如何呢?因此,本文以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为题,展开对该问题的研究。全文内容主要包括6章。第1章为导论,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第2章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第3章对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理论进行分析,对于资产减值会计理论主要从会计目标理论、资产本质理论、会计计量理论、实物资本保全理论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对于盈余管理理论主要从有效契约观、信息观以及机会主义行为观进行分析。在对盈余管理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第4章对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现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行为有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还是存在盈余管理的空间;第5章在第4章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了具体分析;第6章分别从会计准则层面,内部环境层面以及外部环境层面对完善资产减值准则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的贡献在于对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指出现行资产减值准则下还是存在盈余管理问题,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本文的不足在于由于收集资料困难,对于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所有的盈余管理现象,另外,由于本人实证研究不熟悉,没有从大样本档案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本人定将其作为以后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