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空间对病患者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二十世纪之前,人们还没有关注到这种影响;二十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成果不断涌现,其中许多被运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医疗空间对病患者的影响引起现代医学的高度重视,人们对医疗空间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事实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导致疾病和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除了生物因素,还有心理、遗传、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有资料显示,部分发达国家中疾病的病因只有10%来自生物因素,60%来自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遗传因数影响,而环境因素的影响高达30%。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许多疾病单纯依靠药物治疗难以得到很好的康复效果,医院也绝不仅仅只是一个治疗疾病的场所。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医院的功能不断丰富和发展,从之前单一的治疗转向治疗、保健、康复、预防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机构,医疗空间的功能也随之转型升级。在医疗空间的转型升级中,人性化设计的理念破茧而出。人们不再怀疑,病患者健康的心理活动对疾病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利于舒缓压力和紧张,有利于体内机能作用的发挥,有利于药物功效的发挥。在医护人员的眼中,病患者不再是“故障的机器”,而是需要救治、需要关怀、需要自我医治的活生生的“人”。三甲医院即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特级医院以外最高等级的医院。三甲医院早期是地方重点扶持的医院,后大多成为大学的附属医院,这些医院建院历史悠久,设施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高超,病床数千余张,日门诊量数千人。在汉几所规模较大的三甲医院,如同济、协和、人民等三甲医院的病床数过2000张,日门诊量过万人。通过人性化设计医院的公共空间,关注数以千计病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尽力减轻病患者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让病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康复,对医疗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为此,本文以病患者等人群的心理研究和行为模式研究为基础,探讨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当生态文明建设被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明确后,人们的生态意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本文尝试在三甲医院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注入生态意识,引入生态建设,在小微景中营造大自然的姿态美,让医院环境的人性化达到更加和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