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内不规则颗粒操控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流控微芯片可以针对悬浮于微量流体中的微细颗粒物进行操控和分析,由于器件特征尺度已降至微纳尺度,使得颗粒操控的分辨率与可靠性大幅提高,在均质球形颗粒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特别是在以单颗粒操控为基础的颗粒个体差异研究方面。然而,自然或人为制造的非均质、非球形微细颗粒更是广泛存在,典型代表如红细胞、Janus颗粒、碳纳米管、哑铃形颗粒系统等,它们在形状、材料构成、连接形式等方面的特异性将使其操控难度大增。研究这些复杂颗粒物在微流控芯片中的流动及在外加物理场(电磁场、温度场等)下的力学响应是提高操控能力的基础。现有常规的CFD或多物理场数值模拟平台大都基于Euler-Lagrange方法,在流场模拟后引入颗粒相,颗粒相的力学模型多以均质球形颗粒为基础然后加以不同的修正,这一方法的精度在大量颗粒的输运研究中可以接受,但对于主要取决于颗粒自身姿态的单颗粒操控则无法获得满意的结果。鉴于此,本文以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模拟平台为基础,建立了针对表面特性不规则颗粒和形状不规则颗粒的数值模拟方法。对于表面特性不规则的Janus颗粒,本文建立颗粒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Janus微球的运动过程,建立了包括随机布朗力、布朗力矩、自驱动力及Stokes阻力在内的颗粒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两种粒径(1μm、2μm)不同自驱动强度下Janus微球的运动特性,获得了不同的运动模式、均方位移及Hurst指数。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应实验结果很好地符合。这一研究将有助于加深目前在Janus颗粒运动上的认识,并为后续操控与应用建立了有效的研究手段,为今后Janus颗粒的操控与具体应用奠定了基础;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微纳颗粒,本文将单个复杂颗粒离散为多个不同的球形颗粒,颗粒间通过不同的相互作用力进行联系,进而构造出目标颗粒模型,本文采用这种方法粗略地模拟了“颗粒-DNA-颗粒”在突扩-突缩变截面微流道内的运动特性,以及Janus颗粒在脉冲型介电电泳操控下的运动姿态两种现象,并印证了实验中观测的现象,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以较好地获得多物理场(流场、电场、布朗运动等)作用下非均质颗粒的姿态及运动特点,计算简便,效率高,为微流控芯片内操控不规则颗粒的器件设计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手段。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纳米结构中的局域热效应已经被广泛的研究。自2008年自旋赛贝克效应被发现后,半导体量子点结构中的热自旋效应也成为许多研究者们关注的对象
众所周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照明光源,与现有的光源相比有很多优点。但LED用荧光粉的发光效率还比较低,提高现有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和研究
人类KLHL31基因定位于6p12.1,其全长有5743个碱基,开放阅读框包括1905个碱基序列,编码一个含634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该蛋白包含有保守的BTB和串连重复的Kelch结构域,在成体
芦苇具有较强的抗性,可适应多种生境条件并演化出对干旱、盐渍或低温等陆生胁迫环境有较强抗性的不同生态型,是研究自然胁迫条件下植物对逆境抗御能力和适应机理的好材料。本
各向异性分形生长的研究是国际上的前沿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第一章首先阐述了国内外目前对此课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第二章对分形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方法做了介绍,包括其定
目前细菌砷抗性机制的研究主要围绕在砷氧化酶、砷还原酶为核心的系统,而对砷在细胞中的流入、运输、排出等活动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一株抗砷假单胞菌的研究,发现了新的和砷
本研究采用高能脉冲紫外诱变的方法对银耳芽孢进行诱变,这是一种新型的食用菌诱变方法。肌醇-1-磷酸合成酶基因是肌醇合成的关键酶基因,我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野生型银耳
N2及N2-Ar空心阴极放电中产生的氮活性粒子(N+、N2+、N),可用于氮化物薄膜制备、金属表面氮化等。金属表面氮化涂层技术一般希望得到径向流密度较高的氮活性粒子。在深入研究
J-蛋白是一类包含J结构域的蛋白质,拟南芥中存在90多种J-蛋白基因,构成了一个多基因超家族。AtJ72、AtJ70和AtJ24是拟南芥J-蛋白家族的成员。关于这三个基因的功能还未见任何
分数阶微积分己有很长的历史,从其建立一直到上世纪中叶的二百多年中,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学的纯理论领域里进行,后来由于分数阶微积分应用的拓展,比如刻画具有记忆和遗传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