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2020年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群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和湖泊景观是大自然赋予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自然遗产,不但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然而关于巴丹吉林沙漠乃至世界其他沙漠,至今没有关于美学价值的系统论述。本文是应用地貌学在沙漠美学领域的尝试,融合美学原理和风沙地貌学理论,通过问卷调查、照片与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实地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2020年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群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和湖泊景观是大自然赋予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自然遗产,不但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然而关于巴丹吉林沙漠乃至世界其他沙漠,至今没有关于美学价值的系统论述。本文是应用地貌学在沙漠美学领域的尝试,融合美学原理和风沙地貌学理论,通过问卷调查、照片与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实地考察等方法,解析高大沙山地貌的美学感知要素,论述了主要美学要素的美学价值。(1)确定了高大沙山地貌的主要美学要素。问卷调查沙漠最美景观类型、审美经验、形式美要素、旅游活动偏好等,受访者评价沙漠景观整体感观4.7分(最高值5分)。最美的景观类型是高大沙山-湖泊组合,审美印象首位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形态,曲线是主要的沙漠意象。沙漠形式美要素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线条、色彩和声音,旅游偏好活动(即审美活动)排名前三的是攀登沙山、沙海冲浪、沙漠观星(或日出日落)。总体上,巴丹吉林沙漠的自然美感主要反映在线条美、色彩美和声音美三个方面,其中线条美占主导作用,尤其是曲线美。(2)高大沙山地貌的线条美。巴丹吉林沙漠拥有世界罕见、规模宏大的高大沙山和丰富的沙丘类型,呈现出典型的线条美特征。沙波纹、线形沙丘、横向沙丘、反向沙丘、乃至金字塔沙丘的沙丘臂均呈现延伸的直线,集中体现线条的节奏感、秩序感和韵律感。广泛发育的复合新月形沙山、新月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链使沙漠成为曲线的世界。格状沙丘和特殊的沙丘地貌空间格局,如,驼鼻子结构和马蹄形结构,展示出复杂多样的交织线条同时也反映出风力在塑造地貌形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人类活动和其他生物形成沙丘的次生线条,也为沙漠增添了移动的视觉引导线。(3)高大沙山地貌的色彩美。巴丹吉林沙漠色彩景观以自然色彩景观为主,主要包括沙丘色彩、湖泊色彩、岩画色彩、峡谷色彩、动植物色彩和奇石色彩等。巴丹吉林沙漠的色彩特征展示了地貌景观颜色和不同光影效果。沙漠颜色的差异主要与沉积物来源、沙漠漆、光影作用有关。沙漠湖泊的主色调呈现蓝色和绿色,是湖水对太阳光散射、折射和吸收作用的结果。此外,沙漠动植物丰富了空间形态,增加沙漠的光影变化和空间颜色对比。(4)高大沙山地貌的声景美。通过声音、声场和主观评价研究巴丹吉林沙漠声景观,沙漠声景主要由地球物理声、生物声和人为声组成,而鸣沙和驼铃声为其标识声音,鸣沙自鸣“合唱”的现象在巴丹吉林沙漠普遍存在。声景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声音的好感度与视觉景观的协调度显著相关,其他声学参数和评价间相关性并不显著。(5)高大沙山地貌美学价值的独特性。为进一步提炼巴丹吉林沙漠的美学价值,本文结合世界自然遗产美学标准和世界自然遗产操作指南,筛选12个沙漠类自然遗产、遗产提名地和亚洲干旱区沙漠进行全球对比分析,得出巴丹吉林沙漠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美学标准,总结归纳巴丹吉林沙漠突出的美学价值体现在:其一,世界罕见的沙山—湖泊镶嵌景观。多样的风沙地貌、清晰多变的自然线条以及壮观奇特的风化穴、风蚀峡谷,展示了令人震撼的三维立体沙漠;其二,多样化的审美感受。明亮的光线、璀璨的星空及季节变化的沙漠景观,鸣沙低吟、山鸣谷应,史前岩刻(岩画)、沙漠古庙共同带给世人多样化的审美感受,综合展示了极高的形态变化、色彩变化、声音变化的美学价值。巴丹吉林沙漠具备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美学价值,是补充《世界遗产名录》中干旱半干旱沙漠景观代表空白的最佳实例。本文对巴丹吉林沙漠的美学价值的深入挖掘和研究,将丰富沙漠美学理论,对明确其自然遗产价值、促进沙区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手性等离激元在现代科学和技术领域中表现出的新颖特性,研究者已经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自然界存在的手性材料的手性较弱,研究人员设计了可以增强其信号的人工手性金属纳米结构。手性纳米结构在现代光电子器件和生物传感器的小型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超材料表现出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圆二色性(CD)、旋光色散和非对称传输。其中CD是指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经过手性结构的吸收或透射差异。CD光谱
无金属卤化钙钛矿ABX3材料于18年前首次被发现,其具有机械灵活性、轻质性、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化学多样性。近2年来,无金属钙钛矿被科研工作者发现具有优异的铁电性,极大推动了分子铁电领域的发展。然而,到目前为止,无金属钙钛矿本征电荷传输特性和光生载流子行为仍为空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可控成核策略生长大尺寸低缺陷单晶,系统性研究单晶结构与电荷传输的关联,并展示了单晶在X-射线高能辐射探测的优异表现
当纵向超声振动系统中的换能器、变幅杆、工具头的横向尺寸接近或者大于四分之一纵波波长时,便将它们称为大尺寸振动体,由于受到泊松效应的影响,大尺寸振动体会产生严重的横向振动,横向振动的存在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缩短系统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可能直接导致系统的失效,因此,如何有效抑制大尺寸纵向超声振动系统中有害的横向振动,提高系统辐射面的振幅分布均匀度和振幅增益,一直以来都是功率超声领域亟待解决的难
研究背景: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也是影响全球男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大因素。局限性前列腺癌经过根治性治疗后预后往往较好,但是我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绝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已属于疾病晚期阶段,发生了骨转移,失去根治的机会。抗雄激素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是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患者治疗的金标准。虽然这种内分泌治疗的方式
Criegee中间体(Criegee intermediate,CI)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羰基氧化物(R1R2COO),主要产生于大气中烯烃类分子的臭氧化分解过程中,自1949年以一种两性离子由Rudolf Criegee首次提出以来,一直倍受化学家们的关注。由于产生和制备困难,目前实验上仅有少量关于Criegee中间体结构和吸收光谱的报道,多数反应机理来源于理论计算的报道,而由于早期计算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发绿色、可持续的方法来合成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合物已经成为现代有机合成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氧化交叉偶联反应使用两个亲核试剂作为反应的原料,不但解决了传统交叉偶联反应底物需要预官能团活化的问题,同时也为化学键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然而,要实现氧化交叉偶联反应必须要添加额外牺牲的氧化剂,这就导致了很难将产物从大量不需要的副产物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椎骨骨折或脱位引起的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是一种强破坏性、高致残性的神经损伤疾病,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和/或运动缺陷。目前SCI的临床治疗只能延缓损伤进程,减少继发性损伤,尽量挽救残留的神经元及神经组织,以保留轴突及神经功能。这些方法不能使离断的神经纤维重新形成连接,亟待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文针对SCI后神经细胞缺失、抑制性微环境、神经营养
外交是晚清面临的关键性重大问题,其制度演变、运作特点和外溢效应等使其成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变革的先导性因素和关键变量。清代中前期处在世界格局转变的大历史背景下,自康熙年间正式开始的清政府对俄外交在中国传统外交制度和运行特点基础上,吸收了俄罗斯传递而来的部分西方外交因素,形成了具有“亚现代性”特点的外交制度,这表现在专门的外交事务管理机构、驻京使团、条约体制等方面。同时期清政府与西方其他国家并无这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子器件的小型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巨介电材料(ε’>103)吸引了诸多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要求巨介电材料在具有巨介电常数和低损耗(tan δ<0.1)的同时,其巨介电性能也要有弱的温度、频率或者直流偏压依赖性。近些年,新发现的In3+与Nb~5+共掺杂金红石TiO2巨介电材料,因其在很宽的频率范围(20 Hz到2 MHz)与温度范围(80 K到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不仅是表征植物活动的重要变量,而且是判定生态系统碳源/汇和调节生态过程的主要因子,主要受气候、土地利用等环境因子的影响。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带,水土流失严重,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NPP变化对干旱和土地利用变化响应敏感。因此,掌握并理解黄土高原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土地利用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有助于我们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