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研究 ——风险预警与政策选择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0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跨境资本流动的大进大出使得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金融稳定遭受严重冲击,触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市场动荡。后危机时代,跨境资本流动呈现出波动幅度增大、波动周期缩短的新特征,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也在这种资本流动的往复中不断承受压力,甚至遭受系统性冲击。因此,对大多数新兴经济体来说,管理跨境资本流动,尤其是具有顺周期性、易超调、波动性大的短期资本流动,是一项严峻的考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不断扩大开放进程中,也随着国际资本流动周期往复经历资本流入流出的循环,跨境资本的流入流出逐渐成为影响中国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国际观点演变、政策实践和管理难点出发,首先通过研究了跨境资本流动顺周期性的结构特征,为后续风险变量选取、风险识别标准提供实证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大数据集成学习、变量选择方法的应用实践,尝试探索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预警体系、管理理念和框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分析国际跨境资本流动管理观点演变、政策实践和难点。国际金融危机后,在“二元悖论”的冲击下,IMF于2012年提出了四个层次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分别为结构性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并给出了针对不同风险的操作原则(孙天琦,2019)。这些观点虽然对跨境资本流动和宏观审慎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但由于跨境资本流动管理难免造成对非居民或外币的歧视性,发展中国家在管理过程中必然存在某种矛盾和困境:一是难以形成一致认同的管理框架;二是现实中宏观手段和微观手段的矛盾冲突。因此,对于管理政策的选择,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引和框架,需要结合具体国内实践,在充分识别跨境资本流动的主要后果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国情的政策。结合我国现实,我国提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但从近几年实践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仍存在不足:一方面,难以提前识别短期资本流动风险。由于监管部门难以事先预测经济拐点,风险预警机制往往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如何协调管理风险的可选政策。现实中,宏观调控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资本管制在监管实际中存在难以分割的情况,如何协调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手段也是管理的面临的难题。本部分后启运用机器学习、变量选择方法,探索与大数据融合的新监管手段如何在跨境资本流动管理领域实现落地。第二,从汇率、流动性、银行外汇缺口三个维度刻画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为全面捕捉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本文从三个维度刻画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一是从汇率角度出发,构建事前外汇市场压力风险指标,即在理性预期、央行不干预外汇市场的情况下,汇率会发生的变动。事前外汇市场压力的变化先于事后外汇市场压力,且为汇率变动的先行指标、排除了货币当局的调控因素,影响因素和变化情况也更加依赖于经济基本面、国际货币政策等;二是从流动性角度出发,引入货币创造风险,这是由于外汇流动性处置最终体现为相应的货币创造风险,即央行吐出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外汇贷款均体现为货币创造;三是从银行角度引入银行结售汇率差额指标,衡量银行部门的货币错配风险。此外,对比央行直接干预和扩大汇率幅度区间对事前压力的影响效力发现,仅仅通过外汇储备干预无法有效且持续地管理事前外汇市场压力,需要与其他利率、汇率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措施进行配合。对跨境资本流动与三类风险关系的研究发现,三类风险均与跨境资本流动存在长期共变关系,跨境资本流动是三类风险的格兰杰原因,且三类风险相对独立,有必要进行针对性分析。第三,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特征及顺周期性进行研究。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缘起于顺周期性,对顺周期性特征的研究是本文整体逻辑脉络下的重要一环,为后续风险承压识别、风险指标选取提供实证基础。从跨境资本流动和相关风险的规律来看,在跨境资本流出时期,三类引致风险均具有更大的波动性;从我国跨境资本顺周期性检验来看,发现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性主要来自于国内经济周期,对国际金融周期的反应则不明显;从经济金融周期如何三类风险来看,在跨境资本流出时期,三类风险受到内部经济的影响明显强于跨境资本流入时期,一旦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或预期逆转,与流出相关的风险则更加凸显。因此,在后续的风险事件预警中,将风险承压标准设定为流出相关风险超过一定阈值,将三类风险分别设定为外汇市场贬值压力风险、货币收缩风险和外汇供求逆差风险。第四,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在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和调控方面,提供更加及时、精确的预测结果,有助于寻找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的调控之“锚”。本文从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全球流动性维度的近千个经济金融变量中,挖掘衍生出6万多个规律性特征变量构建大数据监测数据库,并应用Adaboost集成学习分类器方法预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搭建动态实时监测基础框架,成功实现了对事前外汇市场压力、货币创造风险和银行外汇供求缺口三个维度的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率高达70-80%左右。其中,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是预测我国事前压力重要性最高的特征指标;银行间市场利率是货币收缩风险最重要的先行指标;对外经济贸易情况是外汇供求平衡压力最重要的先行指标。第五,关于预测风险监测之后相关管理政策的落地。基于跨境资本流动引致的不同风险具有不同的管理对象、取向、政策工具和组合这一事实,本文从三类风险的模型的参数出发,确定三类风险的管理取向,并以我国相关政策及效果为样本,通过自适应Lasso模型的变量选择程序,研究调控三类风险的政策组合。综合对比各个管理政策的效果,发现在汇率政策中,汇率中间价管理、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具有良好效力;宏观审慎措施中,外汇信贷管理具有良好效力,且在极端流出情况下外汇信贷是管理的重点。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构建及时有效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选择既遵循国际惯例,又立足我国实际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管理政策组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一,在风险指标的构建中,一是以事前外汇市场压力代替传统的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作为汇率风险指标,排除了货币当局调控因素;二是基于流动性的角度,构造了“外汇流动-货币创造”理论风险模型;三是从银行部门角度,引入同时能够反应银行货币错配风险和企业结售汇意愿的结售汇差额比率指标。第二,本文了探索与大数据融合的集成学习和变量选择方法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变革中的应用,在广泛获取跨境资本流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最优预警能力的指标,建立起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第三,综合对比IMF给出的政策框架和指引,研究结合中国实际的管理政策组合:1.IMF指出当宏观经济风险是资本流动的主要后果时,应优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本文发现,(1)当跨境资本流动主要造成外汇市场压力风险时,政策重点为外汇信贷管理,并在面临贬值压力时,可选择提高利差、实施全口径宏观审慎管理;在面临升值压力时,可选择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放宽中间价管理。与IMF框架的区别在于,我国更需要重视宏观审慎政策和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汇率中间价管理的协调配合;(2)当跨境资本流动主要造成货币创造风险时,政策重点为中间价管理,并配合外汇信贷管理,这与IMF框架基本一致,但我国需要在极端情况下更加重视外汇信贷管理。2.IMF指出当资本流动的主要后果为金融风险时,应优先使用宏观审慎政策。本文则发现,当跨境资本流动主要造成银行部门风险时,政策重点为外汇信贷管理等宏观审慎政策,并在面临结售汇逆差承压风险时,可选择中间价管理,顺差时可选择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我国需要注意区分流入和流出情况,依靠汇率浮动区间、中间价管理发挥效力。3.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操作,既遵循国际惯例,又立足我国实际。管理原则是在宏观层面上引导,不对微观主体具有歧视性,从而避免审慎管理含有资本管制倾向。
其他文献
黍离主题诗歌创作是清初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事物衰亡代谢所附着的社会审美心理经验,催生了有识之士悼往伤今的文化传统。感性的观物体验与理性的盛衰之思交相融合,展现了历代文人心忧社会变迁、社稷存亡的历史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论文即以清初苏州府诗歌中的黍离主题为研究对象,探究彼时黍离主题的情感内涵、文化意蕴、主题新变及其影响。具体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章,清初苏州府诗歌黍离主题创作的生成语境及创作辑考
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简称ABCD+I)为底层技术推动的数字经济正在给全人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数字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以数字技术的有效使用为前提条件,否则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发表的题为《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讲话时指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关注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需要以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一国的技术创新来源于国内研发和国际技术溢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加强同世界创新合作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义。当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式,为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
“赛博格(Cyborg)”即“控制论有机体(Cybemetic Organism)”,中文译名“义体人类”,原指人类肌体与电子机械的融合系统,现已延展为模糊了物种与技术之边界的事物及现象。生物工程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人类进行自我审视的崭新方式,从本质上模糊了人类与机器、动物甚至自然的界限。20世纪80年代是动荡与更迭并存的特殊时期,也是科幻小说类型化写作的转型阶段,自“赛博格”从科学幻想逐
古希腊伊始,“城市”一直都是西方小说中频繁出现的空间。工业革命以后,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巨大变革,巴黎、伦敦、彼得堡等大型城市纷纷出现,城市成为人们进行日常活动的主要空间,这一变革随之影响到文学的书写。在19世纪的西方小说中,监狱、法庭、教堂、街道、学校等城市单元随处可见,这些空间不仅是小说故事发生的容器,还是一个个富有表征含义的场域。从空间理论重新审视19世纪西方小说,不同于惯常用“典型人物”、
随着世界政治关系日趋复杂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正在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社会发展对本科生综合能力及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生全球素养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中理解全球议题以及处理复杂事物的必备能力,主要包括全球化认知、全球化技能、全球化态度三个核心维度。对本科生全球素养的研究,可以为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全球素养方面提供思路,使之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服务于社会对本科人才发展
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一直是金融理论的核心。传统的金融学理论认为,影响资产均衡价格的因素只包括系统性风险,股票特质波动率和预期收益无关。然而,近年的研究发现,股市之中存在着特质波动率和预期收益率负相关的异象,即“特质波动率之谜”。“特质波动率之谜”这一市场异象被发现后,较多的研究集中在该异象的驱动因素和形成机制上,然而目前依然未对此形成一致意见,并且已有因素对特质波动率之谜的解释力度较低。在一个有效的金
本文研究了供应链合作广告中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委托代理关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合作广告是重要方式之一。供应链合作广告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制造商如何有效激励经销商开展合作广告?经销商之间存在复杂的竞争关系,竞争如何影响供应链成员的广告决策?一个经销商同时经销若干不同品牌的产品,一个制造商同时委托多个经销商销售自己的产品,这种供应链成员间相互交错的委托代理关系
“民歌新古典”是当代作曲家栾凯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全新的民族声乐作品风格。近年来“民歌新古典”作品不断涌现,其中许多作品被编入高等音乐院校声乐作品集,成为音乐院校教学的保留曲目,更有不少作品被指定为全国声乐比赛的参赛作品,同时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喜爱与好评。本研究以“栾凯‘民歌新古典’作品审美内涵研究”为题,全文旨在通过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理念结合音乐本体对栾凯“民歌新古典”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物质、能源和空间。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矛盾。20世纪以来,人口剧增、资源减少、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自然资源管理问题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自然资源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都离不开自然资源数据和信息的支撑,在宏观领域,绿色GDP核算思潮催生了SEEA系,在微观领域,环境会计逐渐融入企业日常核算。SEEA脱胎于SNA反映经济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