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采用形态学标记与A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分别从马铃薯品种资源的形态特性以及遗传物质的特异性两方面研究供试的62份马铃薯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马铃薯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研究(1)通过对62份马铃薯种质资源形态特点的观测和分析,表明其地上茎、叶、花和块茎等的性状存在比较丰富的多样性。(2)对比寻找出19个适应本地气候条件、早熟或特早熟、结薯性好、单株产量高的马铃薯品种(系),可以用作为筛选适合本地生产的优良品种或者用作育种的亲本材料。(3)加拿大引入的部分马铃薯资源适应性比较差,俄罗斯和国内其他地区引入的类型适应性较好。(4)聚类图按照形态特点基本上把供试的62个马铃薯品种(系)的熟性划分了出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遗传特性的差异。(5)形态标记聚类没有将不同来源的马铃薯类型聚为相同的群组,而是混杂在一起,反映不出供试材料原生态环境的差异对马铃薯遗传变异的影响。(6)形态标记聚类用来鉴定品种(系)亲缘关系容易受环境条件差异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异,其结果只能作为AFLP分子标记在亲缘关系确定上的参考。2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研究(1)采用CTAB法,提取的马铃薯DNA质量可靠,经充分双酶切,预扩增产物DNA片段主要集中在100bp~1000bp之间,高亮带主要分布在250bp~500bp范围内,满足AFLP分析要求。(2)筛选出了E-AAG/M-CTG、FACA/M-CTG、E-ACA/M-CTA、E-ACT/M-CAG、F-ACT/M-CTA、E-ACT/M-CTG、E-ACT/M-CTT、F-ACG/M-CTG、F-ACG/M-CTT等9对引物组合,对62份马铃薯品种(系)进行AFLP分析均能够得到分辨率较高的指纹图谱。(3)总的1440个AFLP标记中,1045个标记在三个不同生态区域来源的群体间表现为多态性,该62个马铃薯资源,无论是总的群体或者按照来源地域划分的小群体都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 AFLP聚类图中把从62个马铃薯资源划分为三个群组,与马铃薯引入地的地域划分基本一致。从引入地区群体来说,聚类图表明我国国内的马铃薯与加拿大和美国的马铃薯亲缘关系较远,而与俄罗斯的亲缘关系相对比较接近。经过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的分析,从我国国内和从俄罗斯以及荷兰引入的32份马铃薯种质资源之间遗传距离比较近,而分别与加拿大引入的马铃薯资源相比较,亲缘关系较远。(5)整个供试的62份马铃薯资源相似系数在0.6035~0.8650之间,分类学上的地位属于马铃薯普通栽培种(S.stuberosum ssp.tuberosum),某些个体与个体之间遗传距离较远,可能是各地区育种家在育种育种过程中引入了亲缘关系较远的种质。(6)本试验划分清楚了62个不同生态区域来源马铃薯资源的亲缘关系,其结果可以用于辅助下一步的马铃薯育种中亲本选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