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初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大批高层次建设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新中国从1951年8月正式向苏联派去了包括研究生在内的357名留学生。据统计,从1950年至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派出8310人。在文化艺术领域,从1953年至1959年,我国政府派出77人留学苏联学习艺术,其中学习钢琴专业的有倪洪进、殷承宗、刘诗昆等人。20世纪50年代的留苏钢琴家们在中国钢琴艺术史中有着承前起后的作用,为中国钢琴艺术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由于政治和时代的原因,再加上相同的学习经历,他们在广泛学习苏联钢琴艺术之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演绎着俄罗斯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种种传奇。在钢琴创作、演奏、教学等艺术领域中形成了新的独特的风格特征,继而成为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文将其作为所研究对象,意在于开阔研究的文化视野,关注的不仅仅是进行艺术创作的方法、风格的异同,而且还关注这一群体与其所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地域等诸多方面的关系。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到20世纪50年代留苏学子的钢琴艺术活动中去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总结这一群体的钢琴艺术的时代性与民族化特征。对这些以倪洪进为主要的钢琴家将钢琴艺术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所呈现的诸多现象予以认真研究,梳理他们在钢琴艺术各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总结其所独有的品格。做为一名钢琴教育工作者,本着认真钻研的态度,以期这一研究结论能够具有为现在及将来的钢琴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借鉴指导之意义。本论文采用个案调查法、访谈法、音乐作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50年代留苏钢琴家的作品创作特征、音乐表演风格、钢琴教学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文献资料检索,梳理总结分析相关的钢琴艺术、研究的论文资料、曲谱资料和图片资料。笔者本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跟随倪洪进老师习琴数年,学习期间,认真聆听每一节课,观察体会老师的教学与演奏的独特方法与风格,同时深深地感受到了留苏的学习经历带给倪老师的巨大影响。后笔者采访相关的钢琴家本人及其他与其钢琴艺术相关的人,以求获得第一手的真实资料,有利于课题的研究。结合相关资料和访谈,客观地评价留苏钢琴家的钢琴艺术,提炼出这一群体钢琴艺术的真正价值,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一群体及其钢琴艺术,并使学习音乐的人们得到启示。观察这一群体的钢琴艺术风格,发现“时代需要”与“中国音色”是其群体艺术追求的共性,也是这一群体钢琴音乐艺术创作与表演的核心理念,无论是创作、演奏还是教学,无不体现着这样一种特性。在钢琴创作,其题材广泛,多采用民间内容为基本素材;演奏方面,留苏钢琴家们在每一次的演奏与讲座中,都会有“中国情式”的必备曲目与内容;在教学方面,更是注重中国风格作品的渗透。在钢琴艺术领域中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坚守与挖掘,使其专业与大众、民族与世界相结合,在传承中发展我国的钢琴音乐艺术,这也是留苏钢琴家们的钢琴艺术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更是作为一名钢琴教育者,应该肩负着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