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诗的流变》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告由译者在翻译《二十世纪英国诗歌剑桥指南》第十七章《抒情诗的流变》的基础上撰写完成。源文本来自于译者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达菲诗歌文体研究”的参考文献,目前并没有中文译本。源文本通过分析五位英国诗人及其诗歌对二十世纪末英国诗歌的发展变化,探讨他们为摆脱英国诗歌的“狭隘”困境而做的一番努力是如何落空的。译者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过程四步骤理论作为指导,分析如何将源文本忠实易懂地呈现给目标读者。本报告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描述,重点介绍了源文本及任务来源。第二部分是对翻译过程的描述,主要是从翻译前准备、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和译后审阅方面对翻译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第三部分是理论概述,介绍了阐释学的发展及其在翻译研究的应用,包括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过程分为四步,即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第四部分是实例分析,主要探讨了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应用。第一步是信任,要求译者查阅资料,对二十世纪末英国诗歌的发展状况及文中提及的五位诗人做到充分了解,认识到源文本的翻译价值;第二步需要译者“侵入”源文本,对其进行意义的解读,考虑到文本内容的专业性以及具有大量长难句,该部分为译者提供较大困难;下一步是译者对“侵入”获得的内容通过反译、转换、词序调整等翻译技巧进行吸收表达;最后一步,当原作与译作由于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出现不平衡时,或者翻译过程涉及专门领域时,译者需要对其进行补偿。第五部分是结语,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以及本次翻译实践的收获。
其他文献
本报告由译者在翻译《剑桥文学指南:马克·吐温》第三章《马克·吐温与女性》的基础之上撰写而成。该章节目前暂无中文版,译者在导师的要求和指导下选择该文本作为毕业论文翻译材料。《马克·吐温与女性》为学术文本。学术有其自身的严谨性与逻辑性,且语言复杂,经比较后译者选择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在其指导下,译者采用多种翻译方法,成功解决了翻译中遇到的难题,输出了较为合意的译文。报告共分五章:第
本论文是基于AI项目多类型网站外宣材料汉英翻译的回顾性报告。翻译任务由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委托,译文在官网上向目标外国读者发布。企业宣传的文本类型既属于“信息型”又属于“诱导型”,且更侧重于“诱导型”。外宣翻译应更加注重文本的交际功能,方便目标读者接受所传递的信息,为此,译者将顺应论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描述任务的相关背景、源文本语言特征和委托方要求等信息。第二
本实践报告基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创新、竞争和公私伙伴关系专业委员会的两次会议文件的翻译实践而撰写。该翻译任务是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承接的联合国翻译项目,由八名翻译硕士专业的同学合作完成。两份会议文稿都是PPP领域内的相关文件,具有政府文件的典型特征,逻辑缜密,长句多,表达严谨,行文庄重典雅。基于源文本的语言特征,译者以目的论的三原则作为理论指导,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应的翻译策
本报告基于《中世纪西方艺术》(第一章)的英汉翻译实践撰写而成。该章主要讲述11世纪时期最具地方色彩及创新观念的罗马式建筑。其风格之丰盈,使得中世纪艺术通过建筑语境中得以还原。基于原文本的文体特征,译者选择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翻译过程中的指导原则,旨在用最贴切、最自然、最对等的语言再现原文信息。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任务描述,介绍项目的背景,包括任务简介、文本语言特点以及委托方要求;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
本实践报告基于《和谁都能聊得来——人际交往的37个秘诀》(It Did What?37Secrets About Getting Along with People)英汉翻译实践项目,该项目由纤阅科技文化(北京)有限公司(Fiberead Co.,Ltd.)提供,由笔者与另一位译者合作翻译完成。源文本介绍了人际交往中实用的37个技巧,属于指导型文本,具有信息和呼唤功能,重点在于传达信息和感召行动。
该实践报告是本人在翻译侦探小说《关键句是死亡》(第二十至二十三章)稿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侦探小说《关键句是死亡》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安东尼·霍洛维茨的作品,小说讲述了一起谋杀案案件的发生和推理过程。目前本小说还没有中文译本。侦探小说的语言特点是逻辑推理严密和准确生动。本文采用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理论,目的论强调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借助翻译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本报告基于《剑桥现代英国文化指南》一书中第八章《当代英国诗歌》的英汉翻译实践撰写完成,源文本来自于译者导师的国家社科项目《达菲诗歌文体研究》的参考文献,目前源文本还没有中文译本。源文本主要介绍了当代英国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关注点和当代英国诗歌相比过去诗歌发生的变化。译者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如何在翻译中实现词法对等、句法对等、语篇对等,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报告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
受清华大学公私伙伴关系(PPP)研究中心委托,译者参与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PPP工作组会议实录的翻译实践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本翻译报告。原文共分为十部分,其中译者负责《公路PPP项目标准》一章的翻译工作。原文本发布于联合国,具有极高权威性,且对译文准确性、正式性和一致性的要求极高。针对原文本的特点,译者采用语料库方法,对如何实现翻译的准确与高效率、正式文本翻译的最大化统一进行探索
本报告基于译者对新闻纪实报道《伦敦劳工与伦敦贫民》(第25章)的汉译实践撰写而成。该书由亨利·梅休所著,于1851年出版。作为新闻纪实报道,原文本具有突出客观事实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译者旨在翻译版本中再现19世纪伦敦街头生活原始风貌。该实践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任务描述,介绍了任务来源、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委托人的要求;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述,包括翻译前的准备、翻译过程以及修
本报告基于亨利·梅休的《伦敦劳工与伦敦贫民》第二章的翻译实践撰写的。该书是一部新闻纪实类作品,作者亨利·梅休生动地描述了19世纪伦敦底层人群的生活。翻译实践证明纽马克翻译理论作为操作理论,对新闻纪实作品的翻译具有指导性意义。报告共分成五个章节,第一章为任务描述,介绍此次翻译任务的来源、源文本语言特点以及委托者的要求;第二章介绍翻译过程,分为译前、译中以及校对和反馈;第三章阐明翻译理论,主要介绍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