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深入了解猪乳中蛋白质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对采自四川西昌的大约克猪(n=32)共50个乳样中的蛋白质组成和含量、3种蛋白质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乳中一种高分子量蛋白(HMWP)进行了初步纯化和鉴定。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大约克猪的初乳、常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泌乳第1天(D1)乳中蛋白质含量最高;SDS-PAGE在乳中检测到酪蛋白、免疫球蛋白、β-乳球蛋白、α-乳清蛋白、乳清酸蛋白和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了解猪乳中蛋白质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对采自四川西昌的大约克猪(n=32)共50个乳样中的蛋白质组成和含量、3种蛋白质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乳中一种高分子量蛋白(HMWP)进行了初步纯化和鉴定。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大约克猪的初乳、常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泌乳第1天(D1)乳中蛋白质含量最高;SDS-PAGE在乳中检测到酪蛋白、免疫球蛋白、β-乳球蛋白、α-乳清蛋白、乳清酸蛋白和高分子量蛋白等组分,这些蛋白质的含量均随泌乳而变动。(2)利用iTRAQ技术分析D1、D3和D15猪乳中的差异表达蛋白(DEPs),共鉴定出612种蛋白质,以D1作为对照组,在D3和D15乳中分别检测到243种和384种DEPs。KEGG富集分析表明,D3和D15乳中的DEPs参与最多的是代谢途径。这些结果揭示了猪初乳和常乳中多种微量蛋白质组分的变化。相关变化可能反映了乳腺机能改变以及仔猪不同发育阶段的需求。(3)从猪乳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了β-酪蛋白(β-CN)编码基因CSN2的部分序列,直接测序确定了CSN2基因上一个多态位点(c.647G>A),其中G为优势等位基因,该突变导致精氨酸(Arg)突变为谷氨酰胺(Gln)。根据本研究测序结果,试验猪推导的β-CN序列在体内消化后不产生酪啡肽,这一点与牛β-CN不同。(4)SDS-PAGE分析显示,猪乳中的HMWP共检测出A、B、C和D型4种变异体,分子量分别为121.33±0.79 kD、109.64±0.77 kD、106.41±0.36 kD和102.09 kD,其中B变异体占优势。HMWP共5种蛋白表型,分别为AB、BB、BC、CC和CD,显示出丰富的多态性,AB和BC为优势表型。HMWP表型稳定,且在D15乳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D1。(5)SDS-PAGE结合银染显示,猪乳中上皮黏蛋白(MUC1)共检测出A和B变异体,其中B变异体占优势。MUC1表现出AA、AB和BB共3种蛋白表型,BB表型占优势。MUC1表型稳定,且在D15乳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D1。(6)通过对大约克猪全乳进行脱脂、等电点沉淀去除酪蛋白、硫酸铵盐析处理获得HMWP-AB的粗品,经过High Q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子筛层析等过程后获得了纯度达51.09%的HMWP-AB。经串联质谱鉴定,该蛋白可能是谷胱甘肽转移酶。
其他文献
本文以“京歌”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作为戏歌的分支“京歌”是以京剧艺术为戏曲依据的,京剧作为“国剧”,是全国性大剧种,从50年代初的戏曲改革至今天,一直用古老的程式化音乐戏剧形式表现新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内容的探索和尝试。文章结构包括绪论和四个章节:首先是绪论部分,包括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对“戏歌”概念作了总体的分析,同时阐明“戏歌”和戏曲的区别,“戏歌”的代表类型及“戏歌”
羊肉的品质、风味、多汁性、鲜嫩程度等与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呈正相关。IMF含量与肌内脂肪沉积率相关,脂肪沉积是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代谢共同作用的结果。脂肪细胞分化是一个受到非编码RNA、功能基因等因素调控的复杂过程,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发生显著性变化。微小RNA(micro 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长度在22 nt左右,其作为
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新时代背景下亟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引导大学生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能否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作为人才培养主渠道,能够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要求转化为具体实践。目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主要在民族地区高校与民族院校开设,且以隐性课程居多。普通
在全球大力推行绿色经济的背景下,绿色发展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其中绿色技术创新因具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的特性,成为达成“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要求,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本文基于“两山”理论、创新理论和波特假说等理论的核心观点,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横纵向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利用2007-2
感觉系统的进化一直让进化生物学家着迷,尤其是复杂的视觉系统,它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以适应栖息地的不同光照条件。目前已确认的现存蛇种超过3500种,它们的栖息地要求和昼夜节律模式表现出相当大的多样性。蛇类可以通过视觉刺激来感知猎物,已有研究描述了蛇类视网膜中光感受器的多样化构成,尤其是在游蛇科中,因此,蛇类是探索脊椎动物视觉的适应性分子进化的良好模型。然而,目前大多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哺乳动物、鸟类
手掌参(Gymnadenia conopsea R.Broyn)为兰科(Orchidaceae)手参属(Gymnadenia R.Br.)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块茎,蒙药名“额日赫腾乃一嘎日”,藏药名“藏旺拉”,中药名“佛手参、掌参、手儿参”,补肾健脾、止咳平喘、行气血止痛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肺肾气阴两虚所致的虚喘、腰腿酸软等疾病的治疗。研究表明,手掌参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过敏、延缓衰老、改善记
牦牛作为青藏高原全能经济家畜,为当地农牧民提供肉、乳和皮等生活资料。复胃发育与生产性能密切相关,瘤胃与皱胃分别是复胃的第一胃和真胃,在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比较不同年龄放牧牦牛瘤胃组织形态、瘤胃与皱胃转录组表达谱的变化,探究瘤胃和皱胃发育的特点,并挖掘影响其发育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本研究选取0日龄(0d)、20日龄(20d)、60日龄(60d)、15月龄(15m)和成年
盘花垂头菊(Cremanthodium discoideum Maxim)是菊科多年生高寒草甸植被,生长于喜马拉雅山、海拔3600~5300m的特有物种(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和西南山区)。目前针对盘花垂头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成分倍半萜类和黄酮类物质的抗菌、抗炎和抗肿瘤等方面,对其它活性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藏药盘花垂头菊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提醇沉法,以影响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
清末,因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西南地区的侵略,导致中国西南边疆出现危机,特别是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西藏的觊觎,使清政府决定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四川与西藏接壤的川边地区位置独特,是连接四川与西藏的重要通道,历来有“治藏必先安康”的说法。但是,清末时期的川边地区不仅受到外敌觊觎,内部也出现混乱。因此,为了达到“保藏”目的,清政府开始加强对川边地区的治理。清末的川边治理最早开始于四川总督丁宝桢
隐喻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许多学者最初将隐喻视为语言的修辞手段。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后,隐喻研究开始由传统语言学转换到认知语言学领域,概念隐喻诞生。根据概念隐喻,隐喻被看作是我们大脑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可以让我们感知世界。另外,概念隐喻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语篇建构方式,它为学者们探索语篇连贯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在以往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语篇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是诗歌、政治或商业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