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不少初中学校将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中的优势资源向九年级倾斜,导致不少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没有机会到九年级任教,无法完成整个初中阶段的跟班循环,并造成每学年都要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班、对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进行重新调整分配的现象。上述现象,违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学生为根本的原则,是对短期眼前教育利益的迁就,是教育管理的简单化,存在诸多弊端,大幅提高了教育教学成本,降低了教育教学效益。为了探寻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我们进行了初中“三年师生共同体班级”教学实验。即在整个初中学段三年的时间,将班级作为一个固定的整体,每个班级的学生、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基本保持不变,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相互之间、学生相互之间三年时间的不断了解和相互适应、教师对本学科三年教学内容的系统规划、学生富有延续性的学习、教师长期指导学生发展等,增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延续性,可望使学生的学习获得良好的发展、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我们通过进行此项实验,验证初中“三年师生共同体班级”教学的效果是否好于每年都进行分班的效果,验证处于相对平均水平的师资,在初中“三年师生共同体班级”教学的前提下,其教学效果是否好于初三加强配备优秀教师的做法。根据我校学生、教师、管理机制等校本条件,我们在实验中选择了“实验组、对照组单因素前后测实验模式”,对教师、学生实行了对偶分组的等组分配。为了在三年的时间内考察因变量的变化情况,我们在具体实验测试中采用了“时间系列实验模式”。经过实验,验证了初中“三年师生共同体班级”教学的效果为:实验班中考成绩九个科目学生总分的平均分高出对比班56.81分,实验班87.2%的学生中考名次比初测名次上升30个名次以上,在实验班和对比班全部学生排名中,后60名之内没有实验班的学生。刨除我校实验班的成绩,我校对比班的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第一,中考成绩九个科目的总分平均分比第二名高出20.93分,证明我校对比班的成绩居于全市领先水平。而我校毕业班中,将实验班和对比班全都加入后,中考九个科目的总分平均分比全市第二名高出49.34分。实验班教师在三年前处于平均教学水平的前提下,在初中“三年师生共同体班级”教学中不断成长,最终的教学成绩大幅高出了初三优秀教师群体的成绩,证明了初中“三年师生共同体班级”教学的效果是优于每学年对教师学生进行重新分班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