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V13_y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基于美术教学进行的双向人际交流。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术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更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语言、思维以及社会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良好的师幼关系更能提高美术教学活动的效率,从而提升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质量。本研究选取了上海市两所公办一级幼儿园中班各3个,共6个中班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以课堂评估计分系统-学前教育版(CLASS Pre-K)作为研究工具,利用CLASS观察评分单进行非参与式观察,对拍摄的33个有效美术教学视频进行观察评分,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一是采用描述性统计对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整体质量进行分析,二是利用相关性统计,分析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得分在CLASS各维度间的相关性。基于数据分析与美术教学案例,探讨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美术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的可行性建议。通过对所搜集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归纳出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主要特点:(1)师幼互动总体呈现积极氛围,但教师敏感性不足,缺乏对学生的个别化指导;(2)师幼互动多以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待提升;(3)教师注重教学活动的结果,忽视教学形式和材料的多样性;(4)师幼互动中,教师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忽视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5)师幼互动较为机械,忽视创造力的培养;(6)教师语言示范作用不佳,反馈质量一般。影响因素上,笔者从教师层面、幼儿层面、园所层面、家长层面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教师层面,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是影响美术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的首要因素。幼儿层面,幼儿的个性化特征、幼儿的早期美术经验以及幼儿的性别差异,是影响美术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的重要因素。园所层面,幼儿园教学管理制度是影响美术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的制度化因素。家长层面,家长的功利化教育取向对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产生一定消极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改善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质量情况,提出以下相应的教育建议:(1)教师要树立平等的师幼互动观,发挥幼儿主体作用;(2)教师要为幼儿营造积极、宽松的互动氛围;(3)教师要提高在教学活动中的敏感性,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4)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发挥自身的语言示范作用;(5)幼儿园应积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切实践行“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其他文献
深度报道作为报纸的一种新闻写作形式,因其详细报道了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其对同一事件社会影响方方面面的全景式深层次的披露,而备受读者关注。在深度报道中,新闻性、调查性、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手外科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手外科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儿家长为调查对象,分别于入院第1天、第7
当今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是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逐渐引起广泛的关注及运用。国家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提出的证据推理素养属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范畴,反映的是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回顾并总结了前人对PBL教学模
设计并合成了5种具有荧光性能的反式2-[(4’-二甲胺基)苯乙烯基]吡啶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荧光性
期刊
大视场和高分辨率始终是成像光学系统的固有矛盾,扫描光学系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常用方法。为寻求小体积、高速率以及大角度的扫描方法,本文研究微透镜阵列在扫描光学系统的应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用激励这种教育方式来塑造人们新的思想行为,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激励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摘要:在新的时代下,各大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需要将数据增强起来,将网络新技术进行延伸,将云端进行开拓并且发展。大数据有三大特征,第一,比较注重事物的关联性;第二,比较注重能够挖掘的信息;第三,比较注重预测发展的趋势。在大数据下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提供了创新的方法,有了新的方法,遇到了新的机会,就会有新的道路。运用大数据的优点,创造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而大量的外资企业已经进入时,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中国环境污染问题,逐渐环境问题成为焦点与热点。国家为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推进政府机构和治理体制改革,在环境治理事务权限上倾向分权给地方政府,为此地方政府对当地事务的管控力得到加强。地方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地方经济的发展约束着环境行政管理,同样逻辑下,环境行政分权也受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