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的应用为HC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有效手段。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基础,现在多使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来评价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MVD与肿瘤的侵袭及预后密切相关。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受多种因子的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对判断肿瘤预后有重要意义。肿瘤影像学表现特征都依其组织病理学为基础,并由肿瘤生物学特性所决定,将SCT征象通过病理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照分析,探讨影像学与分子生物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肝细胞癌的螺旋CT征象与瘤内MVD及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CT估计肝细胞癌新生微血管状态的能力,加深对肝细胞癌CT影像病理基础的再认识,为肝细胞癌的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更多的信息。材料与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瘤内MVD及VEGF的表达,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且未接受放疗、化疗等非手术治疗。SCT检查使用Siemens Somatom Esprit螺旋CT机,先平扫,然后使用高压注射器以3.0~3.5ml/s的速度静脉注射碘海醇100ml,分别于注射开始后30~35s行动脉期扫描及60~70s行门脉期扫描双期扫描,必要时延迟扫描,扫描参数均为130KV,250-300mA,螺距为1.0,准直器5-10mm。采用在400倍视野下分别计数MVD及VEGF的表达,判断病理分级、MVD及VEGF间的关系;分析术前CT征象,包括肿瘤的大小、边缘、密度、侵袭转移性及增强类型等,并统计各CT征象与MVD、VEGF阳性表达率的关系。统计分析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方法为计量资料间用t检验和q检验,计数资料间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在45例肝细胞癌中,VEGF阳性表达32例,阳性表达率为71.1%(32/45)。MVD的变化范围为12.1~87.5,平均值((?))为44.1,标准差(s)为16.2。肝细胞癌VEGF阳性表达组的MVD高于肝细胞癌VEGF阴性表达组,在VEGF阳性和阴性组,MVD值((?)±s)分别为57.3±25.6和38.7±14.9,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病理分级、MVD及VEGF间的关系:Ⅰ、Ⅱ、Ⅲ和Ⅳ级的MVD分别为22.9±12.6、36.7±16.2、51.1±17.3和67.8±21.4,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6%(2/7)、53.3%(8/15)、90.9%(10/11)和100.0%(12/12),Ⅰ与Ⅲ/Ⅳ级和Ⅱ级与Ⅳ级之间的MVD、VEGF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Ⅰ与Ⅱ级、Ⅱ级与Ⅲ级和Ⅲ与Ⅳ级之间的MVD、VEGF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CT征象与MVD、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①瘤体边缘模糊组和清晰组的肝细胞癌MVD分别为50.3±16.2和38.7±13.4,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19/21)和54.1%(13/24),组间MVD及VEGF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瘤内有坏死不强化组和无坏死组的肝细胞癌MVD分别为65.3±17.6和38.2±13.0,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7/9)和69.4%(25/36),组间MVD及VEGF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有扩散转移组和无扩散转移组的肝细胞癌MVD分别为73.9±20.4和40.6±17.1,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8/18)和51.8%(14/27),组间MVD及VEGF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瘤体直径>5cm和直径≤5cm的肝细胞癌MVD分别为54.6±18.4和46.1±16.5,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15/20)和68.0%(17/25),组间MVD及VEGF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动脉供血型、双重供血型及少血供型肝细胞癌的MVD分别为70.6±22.9、65.7±21.6和25.1±13.5,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1%(23/27)、63.6%(7/11)和28.6%(2/7)。动脉供血型和双重供血型、双重供血型和少供血型之间VEGF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动脉供血型或动脉供血型和双重供血型合并组与少供血型之间VEGF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脉供血型和双重供血型的肝细胞癌,其MVD计数均高于少血供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动脉供血型与双重供血型MVD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1.MVD与VEGF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说明VEGF作为一个调节因子与肝细胞癌微血管的生成密切相关。2.MVD及VEGF表达与HCC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随着病理分级的增加,MVD和VEGF阳性表达率增高,说明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CC的分化程度。3.MVD及VEGF表达与HCC的边缘是否清晰、瘤内有无液化坏死、有无浸润转移及增强类型等CT征象密切相关,反映了新生血管是其生长、发展的形态学基础,在HCC的浸润转移中起了很大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CC的血供分型。4.分析肝细胞癌螺旋CT增强征象和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可以进一步认识CT征象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从分子水平判断HCC的侵袭和转移,从而为HCC的诊断、治疗的选择及预后估计提供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