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是一种新发现的肠道冠状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α冠状病毒属。该冠状病毒于2017年1月在中国广东首次被发现,并在仔猪中大规模爆发,造成严重的腹泻,脱水,呕吐,刚出生仔猪死亡率高达90%。自2017年华南猪场爆发母猪和仔猪腹泻病以来,SADS-CoV导致接近25000头仔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鉴于SADS-Co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是一种新发现的肠道冠状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α冠状病毒属。该冠状病毒于2017年1月在中国广东首次被发现,并在仔猪中大规模爆发,造成严重的腹泻,脱水,呕吐,刚出生仔猪死亡率高达90%。自2017年华南猪场爆发母猪和仔猪腹泻病以来,SADS-CoV导致接近25000头仔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鉴于SADS-CoV对养猪业造成的严重危害,深入研究其致病机制迫在眉睫。众所周知,天然免疫系统中干扰素(IFN-α/β)的产生对于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至关重要,这是抵御大部分病源微生物侵入细胞的最前线。因此,许多病毒也进化出不同的策略来逃避宿主的天然免疫。作为一种新发冠状病毒,近期的研究报道都是主要集中在临床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进化和动物模型等方面,但SADS-CoV与宿主天然免疫应答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而研究SADS-CoV如何调控宿主天然免疫,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SADS-CoV的发病机理和致病机制。为了探究SADS-CoV以及其核衣壳蛋白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的机制,本文分别研究感染SADS-CoV以及过表达SADS-CoV结构蛋白N对IFN-β产生的影响,并阐明它们逃避天然免疫的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SADS-CoV感染抑制IFN-β产生的机制研究本研究利用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作为SADS-CoV体外感染的模型研究SADS-CoV逃避天然免疫的机制。本研究发现SADS-CoV感染IPEC-J2细胞不诱导IFN-β产生,并且能抑制Poly(I:C)以及SEV诱导的IFN-β的产生,随后Western blot以及IFA显示SADS-CoV感染也抑制IRF3和NF-κB的磷酸化和核易位。进一步的双荧光素酶结果显示SADS-CoV感染为未能阻断TBK1、IKKε、IRF3所诱导的IFN-β启动子的活性,但能抑制由IPS-1以及RIG-I诱导的IFN-β启动子的活性,说明SADS-CoV通过靶向IPS-1来抑制IFN-β的产生。(2)SADS-CoV结构蛋白N抑制IFN-β产生的机制研究为了探究SADS-CoV所编码的结构蛋白对于IFN-β产生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SADS-CoV所编码的四个结构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以HEK-293T细胞作为细胞模型,确定出SADS-CoV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能显著抑制SEV诱导IFN-β的产生,同时也能抑制由SEV诱导的IRF3的磷酸化和核易位。随后双荧光素酶实验表明N蛋白可以抑制由TBK1以及其上游的关键信号分子(TRAF3,IPS-1,RIG-I,MDA5)诱导的IFN-β启动子活性,提示着TBK1可能是N蛋白的靶分子,而后续免疫共沉淀实验以及间接免疫荧光结果则表明N蛋白与TBK1存在物理相互作用,进一步的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N蛋白抑制IPS-1与TBK1之间的互作,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蛋白可以抑制由TBK1诱导TBK1的磷酸化,这些结果表明N蛋白阻断IPS-1向下游TBK1信号传递。而IPS-1需通过招募预先关联的TBK1-TRAFs复合物从而激活TBK1,后续免疫共沉淀分析表明N蛋白干扰了TBK1与TRAF3之间的关联,这些结果表明N蛋白通过干扰TBK1与TRAF3之间的互做导致IPS-1无法招募TBK1,而使TBK1激活失败,最终阻断IFN-β的产生。总的来说,本研究揭示了SADS-CoV以及其核衣壳蛋白采用了独特的策略来逃避天然免疫,同时也为冠状病毒以及其结构蛋白N逃避先天免疫提供了新的见解。
其他文献
谷氨酸作为一种功能性氨基酸,在维持肠道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谷氨酸对断奶仔猪肠道发育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选取14头28日龄健康、体重相近(7.90±0.50 kg)的三元杂(杜×长×大)断奶阉公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谷氨酸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添加1.00%玉米淀粉,谷氨酸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添加1.00%谷氨酸。预饲期7天(玉米-豆粕基础
本研究分别采用母猪胎盘和乳腺上皮细胞为体内模型和体外模型,探讨了亮氨酸(Leu)对母-仔猪营养转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本试验采用200头妊娠期第70天“长×大”母猪,将其随机分成4个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含0、0.4%、0.8%、1.2%比例的亮氨酸,待母猪分娩后收集胎盘,通过分析其营养转运载体表达情况探究亮氨酸在妊娠阶段对母-仔猪营养传递的影响;以母猪乳腺上皮细胞(pMEC)为体外模型培养,分为4
二氢杨梅素,是一种典型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显齿蛇葡萄叶或是杨梅,因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抗炎活性而被广泛报道。呕吐毒素是镰刀菌属产生的毒素,主要出现在农作物及其相关农产品中,因而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及动物生产环节中,并且严重危害机体的肠道健康,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本研究中,我们探究了二氢杨梅素在呕吐毒素对IPEC-J2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同时运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来探索其中的关键代谢物
采食行为是动物赖以生存的本能行为,采食量的多少能够直接影响其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在畜牧生产中,热应激是影响畜禽采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年夏季都会给畜牧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采食行为主要受下丘脑食欲调节神经元以及中脑多巴胺奖赏系统的调控。下丘脑食欲调节神经元分泌的食欲调节因子如刺鼠相关蛋白(agouti-related peptide,Ag R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和
猪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是一种小核糖核苷酸病毒,最初被称为塞内加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SVA感染的主要症状是猪的蹄、嘴和鼻子出现水疱,并且可能会伴有跛足,仔猪表现为急性死亡。截至目前,巴西、美国、加拿大、泰国和中国等多个国家已经相继报道SVA阳性病例。但是,对SVA免疫相关的知识所知甚少。本研究通过高通测序得到SVA感染PK-15细
肝脏和脂肪组织作为动物机体中主要的糖脂代谢场所,彼此间的信息传递以及相互调节作用不仅维持了动物机体能量代谢的稳态,而且保障了动物健康的生长发育。目前,关于肝脏对脂肪的远端调节作用主要集中在激素或是肝脏因子的研究上,而外泌体作为组织间信息通讯的高效载体,在肝脏和脂肪串扰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探究肝脏外泌体对脂肪组织糖脂代谢调控对于人类健康和动物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有研究表明miR-130a具有
乳腺是哺乳动物特有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分泌乳汁,不仅能为动物子代生长发育提供充足营养,而且能为人类提供各种奶制品原料。乳腺的良好发育是其发挥泌乳功能的前提,因此,调控动物乳腺发育对动物生产及人类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哺乳动物出生后乳腺发育包括初情期、妊娠期、泌乳期和退化期等不同阶段,初情期乳腺发育主要表现为乳腺导管生长和终末乳芽(TEB)的形成,其发育好坏直接影响着其后乳腺功能的发育。乳腺除了上皮细
凉茶是由凉粉草、鸡蛋花、金银花、菊花、夏枯草、布渣叶和甘草等7种中草药煎制而成,具有清热、降火、解毒的功效,深受我国南方地区群众的喜爱,但近年来凉茶渣固废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本研究以育肥猪和后备奶牛为研究对象,探讨凉茶渣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状与肉品质的影响;研究发酵凉茶渣对后备奶牛健康状态、生长性能以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试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探究凉茶渣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状与肉
痛风是我国集约化鹅养殖中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给鹅的养殖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鹅养殖中有迫切解决和改善痛风的需求。本研究以马冈鹅为试验动物,从高钙高蛋白饲粮影响马冈鹅体内尿酸水平入手,构建马冈鹅高尿酸血症模型,并以别嘌呤醇药物作为阳性对照,研究添加鼠李糖乳杆菌(LGG)、低聚木糖(XOS)和低聚果糖(FOS)对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嘌呤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尿酸转运载体相关基因
甜菜碱又名三甲基甘氨酸,为甘氨酸的衍生物,从甜菜中提取糖蜜的副产品。本研究旨在比较甜菜碱和甘氨酸对环江香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148头平均体重在10.55±0.15 kg的环江香猪(阉公猪),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0.16%甘氨酸组及0.25%甜菜碱组,每组48头,每组8栏(重复),每栏6头猪,饲养周期为60天,预饲3天。饲养结束后,进行屠宰测定和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