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E和“眼”的认知语义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词多义在语言中是极为普遍的。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人们将经验识解为意义时的一种经济又有效的手段。在一词多义中,人体词的多义现象最为普遍。EYE和“眼”的认知语义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前人未详细探讨EYE和“眼”的语义扩展及其变化的认知解释以及EYE和“眼”的语义认知机制。本文从认知的视角研究EYE和“眼”,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采用以定性分析、文献归纳、语料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探讨EYE和“眼”意义的扩展及意义网络、概念意义的认知过程以及语义认知机制。本文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1)EYE和“眼”的语义扩展及概念意义分别是什么?(2)EYE和“眼”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有哪些?(3)EYE和“眼”的语义认知机制有哪些?本文有如下发现:(1)EYE和“眼”的各自的义项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关系形状图是辐射状和连锁状的合并体。这反映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复杂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一个词可以向不同方向不断延伸,以满足交际的需要。(2)EYE和“眼”共有20个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其中概念转喻大大超过概念隐喻。(3)EYE和“眼”的语义认知机制主要是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该研究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1)本文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的两个理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对EYE和“眼”进行解释。进一步论证这些理论在EYE和“眼”的多义研究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2)本文能帮助英语和汉语言学习者了解和深入理解EYE和“眼”的意义变化及意义网络特征,以便有效使用相关词语。(3)本文对于英汉语言教学和语言文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舌尖上的中国2》的模拟汉英口译实践报告。作者选择该记录片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舌尖系列在海外获得了热烈的反响,激起了外国人对中国的兴趣;另一方面
人类的五种感觉,尤以视觉为甚,是我们对外部世界概念化和获取知识的来源。由此,视觉动词在汉语和英语语言体系中都占据了重要位置。然而,目前对视觉动词的翻译研究大多关注对
介绍狭缝摄影和以PC/104作平台的狭缝摄影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了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方法.
2008年12月,利比里亚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首都蒙罗维亚揭牌成立。学院由长沙理工大学与利比里亚大学合作建设,是中国和利比里亚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学院成立后,双方的文化
圆柱体进行非稳态导热时,集总参数法只适用于Bi〈1的情况,Bi〉1时一般采用根据解析解绘制的Heisler图线.由于前者适用范围窄,后者误差大,探讨一个非稳态导热的实用便捷公式具有重
研究了一种混合遗传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技术,通过将模拟退火融入进遗传算法,运用到多用户检测技术上,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该多用户检测技术在抗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的能力方面均
<正>2015年7月1日晚,中国包装联合会在北京北方长城宾馆召开了2015年全国包装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中国包装联合会会长徐斌,副会长王利、敖雯楠,常务副秘书长刘国靖,副秘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上对高级口译员的需求日益旺盛,国内口译员水平参差不齐,口译资格认证作为评判译者能力的重要指标值得一探。本文运用企业环境分析方法SWO
露天爆破大块和根底问题的发生是影响爆破质量的典型性问题之一.具体爆破实践中,想要减少这类问题的产生,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寻找原因并予以解决.本文结合实际爆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