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即使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未改变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然而,中国股票市场却一波三折,风潮不断,经过前十年的起起落落,从2001年开始陷入长久低迷的状态,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背离。进入2006年,股票市场风向突变,全年IPO企业达70家,募集资金1572.24亿元,全年上证综合指数与深证成份指数狂飙130%。股票市场波动剧烈,中国经济依然按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究竟如何,遂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常说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而中国股票市场的情况究竟如何呢?既然是“晴雨表”,那么就应该应灵敏得反馈信息动态,但是如果股票市场的变动要很长时间才能回归到宏观经济,或者宏观经济发展难以在短期内对股票市场产生效应,那么还怎么能称得上是“晴雨表”呢?靳云汇、于存高(1998)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基本具有了“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但是他们的分析所依据的仅仅是简单的回归分析,样本的时间跨度也非常有限。虽然近年来队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在样本、分析方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依然存在欠缺。主要的问题:(1)统计分析笼统粗略。最明显的莫过于未能意识到所谓长期只是很粗略的观察,例如,刚猛、陈金贤(2003)认为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并没有发生背离,并推论中国股市支持了珐玛(Fama,1981)的代理假设理论。(2)分析角度单一。讨论股市是否反映经济情况的文章较多,但是探讨中国股市对经济增长是否有影响、以何种方式影响的较少。即使涉及后者问题的研究也不尽如意,有的结果令人存疑。例如,高大为、魏巍(2004)的结论是只存在股市对宏观经济的单向Granger影响;更值得注意的则是,技术性分析有余而反思性剖析不足,在对事物的整体性把握上亟待改进。(3)就经济阐释而言,大多数文献均难以凸显出动态景象,亦未能揭示实证结果所隐含的某些重要涵义,并藉以提炼出具备典型意义的经济现象或效应。[1][2][3]本文采用误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简称ECM模型),从定量上分析其影响关系,对我国1992年至2006年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中国股市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其好处在于:对于不能直接应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可以通过格兰杰两步法进行处理;当误差项符合怀特白噪声过程时,我们根据格兰杰表示定理引入误差修正机制;由于加入了误差修正机制,因此可同时涵盖长期信息与短期动态,并分析误差修正相对于估计方程的调整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