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行使得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大股东获得了在二级市场转让股票的权利,大股东的获利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随着股票全流通的实现,上市公司大股东开始关注持股市值,追逐资本利得收益,甚至试图利用内部信息优势通过抬高股价和减持股份,获取超额收益。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中大股东减持现象层出不穷,对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了极大损害。为此,证监会在2015和2016年陆续出台各种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的文件,以减轻大股东减持对资本市场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基于这样的政策和现实背景,本文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揭示大股东减持行为的动因和经济后果,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在对大股东减持动因和市场效应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基于我国大股东减持行为的制度背景和现实状况,构建大股东减持行为动因和经济后果研究的理论框架,并选取乐视网作为典型研究案例,从业绩前景、股权结构、逢高减持、资金短缺等方面探讨乐视网大股东贾跃亭减持行为的动因,进而采用事件分析法考察贾跃亭两次减持行为所带来的市场效应。本文研究发现,乐视网的经营业绩良好,业绩前景和逢高减持不是大股东减持的主要动因,缓解资金问题和适应企业战略布局需要应该是大股东减持行为的主要考量。但是,大股东减持行为整体上对股东收益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基于我国资本市场上大股东减持行为频发和证监会监管日趋严格的政策和现实背景,全面分析大股东减持的动因和市场效应,并选取乐视网作为典型案例深入挖掘背后的作用机制,是对我国大股东减持动因和经济后果相关研究文献的丰富和拓展。本文通过典型案例研究管窥大股东减持可能对我国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带来的问题和风险,对于促进证券监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引导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决策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