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本体认识中的语言与言语、价值取向中的形式与内容、课文选择中的文章与文学、实施过程中的预设与生成等方面绝对对立,是二元对立语文课程的基本表现。其认识前提是在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下将语文视为语文课程、将语文价值取向当作语文课程性质、将文章与文学作品等同于语文课程内容、割裂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关系。这种语文课程理论在绝对对立中演绎自身的逻辑体系,缺乏共同的概念与话语体系,导致语文教学实践难以获得有效的理论滋养。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为背景,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语言分析等方法,在明确区分语文与语文课程、界定语文课程与和合语文课程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影响语文课程全局的语文课程基本问题和合的具体理念,勾勒出和合语文课程的大致图景。认为语文课程本体是超越语言与言语对立的人的特殊语言实践、语文课程性质研究实质是价值取向表达、文章与文学作为课程内容应当在课程的不同层面中和合、预设与生成对立可以通过对话与情境设置等策略达成统一。
着重于从以下方面构建和合语文课程:第一是基于汉语文的文化背景。独立设科以后的语文课程,热衷于移植与借鉴其他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思想。基于汉语文文化背景的和合语文课程,则是以中华和合文化为依托,从人的和合视野中建构语文课程基本问题的基本理念,为语文课程发展提供必要的“乌托邦”理想。第二是运用和合的思维方式。以往语文课程研究,往往将对立面绝对对立起来。和合思维方式并不否定对立的存在,但主张追问一切不和合的缘故,主张通过人的创造融合冲突与对立,化解基于二元对立的冲突与危机。第三是侧重于后结构课程观的视角。二元对立语文课程思想,大都是将语言学、文章学、文学等语文课程相关学科作为立论基础。而和合视野下的语文课程研究倡导语文课程意识,从课程论特别是后结构课程观的视角整合相关学科理论,试图构建语文课程自身的理论体系。
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第一章分析二元对立语文课程问题。追溯二元对立的历史源流及主要特点,界定二元对立语文课程的内涵,分析语文课程中二元对立的具体表现,并探讨这些对立思想存在的问题;认为科学主义思潮影响、斗争思维强势介入、语文课程意识缺乏是二元对立语文课程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解释和合与和合语文课程。主要对“和”、“合”、“和合”的思想源流及其应用领域作简要的回顾,并明确阐释“和合”与“和合语文课程”的内涵,探讨和合思想对于语文课程的适切性,得出需要在和合思想指导下建构和合语文课程以化解语文课程二元对立问题这一结论。
第三章提出和合语文课程的支撑理论。认为和合语文课程的建构需要从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中寻求理论依据,人的发展连续性观点、格式塔心理学、接受美学思想及课程统整思想都体现出和合特性,能够为和合语文课程理念建构和实施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第四章建构和合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本部分内容针对第一章提出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认为语文课程本体包括象性、实性与虚性三个层面,语言与言语观属于象性层面,话语、对语和基本经验观属于实性层面,而和合语文课程本体则是在虚性层面引导语文课程不断超越;语文课程价值取向应突破文道框架,实现语文课程价值取向主体、内容的和合,语文课程与文化的和合;语文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摒弃文章与文学的对立,在语文课程文件、语文教材、语文课程实施等不同层面中实现和合。
第五章论及和合语文课程实践诉求。语文课程的实施即语文教学,和合语文课程的理念需要在教学中得以体现。通过平等对话达成视界融合,营造意境促进体验生成是和合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