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娼妓现象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妓女是中国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娼妓的形成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有关娼妓的理论也有多种不同的观点。而娼妓现象的存在,严重摧残妇女的身心健康,使得性病蔓延;破坏家庭的和谐和完整,败坏社会风气;滋生犯罪,影响社会治安。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治理娼妓的经验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巩固新生政权、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以雷霆般的速度在短短几年内便肃清了娼妓这一封建遗毒。其成功经验是方针对头,措施得力;社会大环境崇尚健康的社会风尚;社会管理严密;商品意识淡薄;有效控制了人口流动。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卖淫嫖娼现象死灰复燃并迅速蔓延。流动人口中的男性与女性则构成了娼妓市场的供求环节,潜在买淫需求的形成推动了潜在卖淫活动的提供。娼妓市场的需求方面,表现为男性流动人口生理需求释放问题、人口流动削弱了传统的以熟人社会为基础的社会控制力量、远离家庭的男性流动人口精神上的孤独和空虚容易受到灯红酒绿的诱惑以及男性流动人口具有经济自主权。而娼妓市场的供给方面则表现为女性流动人口迫于生计不得不投入卖淫业、工作环境不理想、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和交替、社会对于卖淫的容忍度增强等。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可以更好地治理娼妓问题。这就要求政府、社会、企业等从经济、法律、社会和文化等综合管理角度来治理娼妓问题,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