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生混凝土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土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钢筋混凝土柱对结构安全具有重大的影响,研究钢筋再生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我国海岸线漫长,沿海区域的结构不仅承受荷载作用,还受到以氯离子为主的海洋环境侵蚀作用。为了使再生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荷载与氯盐环境耦合作用下钢筋再生混凝土大偏压柱受力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再生粗骨料强化处理方法、纳米SiO2掺量、持荷大小、钢筋锈蚀率5个影响因素,设计并制作了包含对照组在内的15个钢筋再生混凝土大偏压柱构件,尺寸为180mm×180mm×1100mm。采用机械力加载法施加持续荷载,采用贴面法通电锈蚀实现钢筋加速锈蚀,两者结合以模拟荷载与氯盐环境耦合作用状态。锈蚀结束后描绘出构件锈胀裂缝,继而在试验机上进行承载力试验,以研究各因素对构件刚度、承载力、延性、破坏特征及应变发展的影响规律,并破型取出钢筋进行实际锈蚀率的测定。2.锈蚀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持续荷载的增大,构件锈胀裂缝数量增加,纵筋实际锈蚀率增大;随着钢筋锈蚀率的增大,构件锈胀裂缝数量、最大宽度明显增大,特别是理论锈蚀率达12%时,锈胀裂缝开展严重。3.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构件刚度、承载力及延性均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大而降低,但随持荷大小的变化规律各有不同;当锈蚀率超过3%时,构件刚度、承载力及延性均随锈蚀率增大而降低,但当锈蚀率小于等于3%时,构件刚度、承载力及延性均与未锈蚀构件相当。4.对再生粗骨料进行碳化处理或纳米Si02浆液浸泡处理后,构件锈胀裂缝开展程度及纵筋实际锈蚀率降低,构件侧向刚度、承载力及延性均提高,且纳米SiO2浆液浸泡的改性效果略优于碳化处理。5.采用纳米SiO2拌和掺入法,研究其对再生混凝土柱性能的改善效果,掺量分别为0.5%、1.0%、1.5%。结果表明:三种掺量均能改善构件锈胀裂缝开展情况,降低纵筋实际锈蚀率,提高构件侧向刚度、承载力及延性,且1.0%掺量的改性效果最佳,其次为0.5%掺量。将1.0%纳米Si02拌和掺入法、纳米SiO2浆液浸泡再生粗骨料法进行对比,前者的综合改性效果优于后者,且制备等量混凝土时,前者产生的纳米SiO2费用仅为后者的41%。6.在承载力试验过程中观察各构件的破坏特征及应变发展,结果表明:各构件的总体破坏特征相似,均属于延性破坏。混凝土截面应变分布满足平截面假定。构件承载力试验结果与锈蚀钢筋混凝土大偏压柱承载力计算模型符合情况良好,且理论值偏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