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11”事件后,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使得大国公共外交成为一个新的政策热点和研究课题,国家形象从未像现在这样引人注目。一国的国家形象是该国对外传播和外交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多年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尽管也强调软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但很少从国际传播的角度直接对国家形象与外交政策的关联加以系统研究。今天,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趋势:国家和其他行为者越来越在更大程度上采用传播渠道和公共关系来改善他们对外政策的形象。本论文集中研究冷战后美国利用强势的“软权力”——即在软权力的非对称条件下进行的“整合公共外交”战略。通过对现实主义权力论、建构主义文化认同论及新自由主义软权力论等理论观点的梳理,尝试性地提出整合公共外交分析框架。整合公共外交拟指以软权力为基础,以形象塑造、身份建构、态度转变和价值认同为外交和安全战略目标,以战略传播为核心,旨在进一步整合公共外交机制、功能、策略、资源,提升国家外交影响力的对外政策行为规范系统。围绕着整合公共外交战略目标、传播途径、操作策略和效能检验四个自变量的基本分析假设,本论文对冷战后美国的公共外交政策行为进行了深度案例分析,以检验整合公共外交理论分析框架的合理性。本论文所选的三个案例,时间跨度为20世纪90年代初到战后伊拉克重建。这10余年是美国公共外交政策目标不断调整与起伏的时期。随着冷战的结束,传统的意识形态敌人——苏东阵营的瓦解,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全球战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本文主要从冷战后美国在中东地区为塑造和改善国家形象而实施以战略传播为核心的整合公共外交策略为切入点,系统考察海湾战争时期、中东和谈以及“9·11”后美国在伊拉克重建过程中对整合公共外交策略的运用。进而力图检验公共外交实施的效度是影响国际形象优劣度的重要因素,进一步证实软权力可以通过整合公共外交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或起到减少敌意的作用。塑造国家形象业已成为中国进入战略视野的全局性工作。构建21世纪中国国家形象是个重要课题,本论文尝试提出整合公共外交的分析框架,对美国在中东国际形象构塑进行分析比较,积极探讨影响公共外交实施效果和国家形象构建的变量和因素,这对于中国实施和谐外交理念和构建国家形象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