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该模式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学、教师主导为教学方式,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转变了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或以单一的阅读教材完成学案的形式进行课前预习,缺乏相应的学法指导,使得学生很容易丧失对课前预习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学生不预习或低效预习的现象。因此在学案导学模式中,如何利用导学案对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学习效率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关注学案导学模式中课前导学环节,以期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前学习活动设计多样化的课前导学模块,使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不再拘泥于单一的阅读教材的形式,进而激发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析的基础上,尝试设计不同活动形式的课前导学模块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文献法结合问卷调查,深入了解高中生生物学课前预习现状及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可操作性。基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学情,设计了六种课前活动形式分别是:阅读教材型、实验体验型、调查活动型、微视频型、资料收集型和模型建构型,由这六种课前导学形式分别组成六种不同的课前导学模块;本文以微视频型和资料收集型为例设计了两种不同形式的课前导学模块。另外还阐述了课前导学模块设计的原则、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其次,运用行动研究法,将所设计的不同活动形式的课前导学模块运用到生物课堂教学中,本文重点介绍了以模型建构型为主的课前导学模块和以微视频型为主的课前导学模块的设计和实施,阐述了课前导学模块的具体实施程序及实施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预习效果反馈,对课前导学模块的实施过程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课前导学模块编制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对课前导学模块进行改进和完善,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最后,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结合学生访谈对课前导学模块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发现,由多种形式的课前学习活动编制的课前导学模块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能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第二,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第三,能落实预习环节,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