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完美谢幕,中国正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欢迎大量海外游客来华观光旅游。作为提供中外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汉英旅游翻译对提升中国旅游形象、促进中国国际旅游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目前旅游资料的翻译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来指导,导致旅游资料的英译文本存在许多问题,难以起到对外宣传和吸引国外游客的作用。鉴于旅游翻译的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系统探讨如何提高旅游资料英译文本的质量。为此,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以四川旅游文本为个案,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翻译策略来提高对外旅游文本的宣传效果,从而证明功能翻译理论对旅游文本翻译具有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功能翻译理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目的论”,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和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说”都有助于从功能角度探视翻译。本文认为,汉英旅游翻译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和诱导吸引。从这一目的出发,在翻译时可以将源语言文本视为“信息来源”。为成功达到译文的预期目的,译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调整和改编。因而,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在译入语语境中能否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实现吸引国外旅游者的目的,是翻译的关键所在。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秀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灿烂的饮食文化,吸引着八方来客。本文以四川旅游文本为例,对其文本类型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类,并且对中英旅游文本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对比发现,两者在行文风格、语篇结构和内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语旅游文本倾向于使用华丽辞藻,修辞手段和引经据典,文本风格正式,追求音形意的完美统一;而英语旅游文本倾向于使用简洁,逻辑性强且亲近读者的语言,行文自然流畅。另外,中英旅游文本中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其不同的审美、价值观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除此之外,中英旅游文本在提供信息方面亦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功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英旅游文本的不同点,本文指出,旅游文本的翻译应以游客为中心,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导向,最终达到旅游文本的诱导目的。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直译、增译、省译、类比等,以期增强旅游文本译文的可读性,最终有效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