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当中最高层次的规划,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市场化制度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经济较快发展、体制结构深刻转型的新时期,特别是在目前全国省域和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广泛开展的形势下,城镇体系规划的研究面临着传统理论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的紧迫要求。我国西部地区,面对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低下、生态形势严峻等一系列问题,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各地区的现实情况为依据,以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为对象,解决制约城镇体系发展的矛盾,促进区域协调、健康发展成为城镇体系规划的首要问题。 作者结合当前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热点和重庆市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践,对直辖以后的第一轮重庆市城镇体系规划和各区县的城镇体系规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重庆市城镇体系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并作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为区别直辖前后重庆市的范围,论文题目中加入“直辖”一词,在后文中省略,以免累赘)。旨在通过对重庆市城镇体系规划的相关分析以及近几年在发展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的思考,提出自己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建议。 论文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城镇体系规划概述。其中主要阐述了研究的缘起、对象、方法和目的,引出了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关的几个概念,并对国内外城镇体系规划理论的产生、发展、演进过程进行了回顾,结合当前我国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发展态势,强调城镇体系规划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以及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重庆市城镇体系及其规划。本章通过对重庆市城镇体系现状及其特点的归纳、分析,得出重庆市城镇体系现状的分布特征以及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对重庆市已编制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在实施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评价。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包括第四、五、六、七各章。这一部分从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若干基本理论入手,紧密围绕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对现有城镇体系规划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设想。对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特别是城镇体系中的三大结构问题做了较深入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详细的论述,提出了适应新时期重庆市发展的城镇体系功能类型结构、规模等级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的建议。 ·本论文是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其间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够对重庆市的发展建设做一点有益的尝试。关键词:重庆市,城镇体系规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