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尸体标本解剖获得上颈椎前外侧手术入路中所涉及的重要血管、神经等相关组织结构的详细解剖学资料,明确其之间的毗邻关系,为上颈椎前外侧手术入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颅颈完整的成人湿标本20具(40侧),模拟上颈椎前外侧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详细观察上颈椎前外侧手术入路中所涉及的重要血管、神经等相关组织结构,并测量相关血管与神经的长度、管径及毗邻之间的距离,所得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喉上神经内支穿出动脉鞘点与舌骨大角的位置关系有三种:①平舌骨大角:占12.5%(5/40)。②舌骨大角上方5mm以内:占17.5%(7/40)。③舌骨大角下方10mmm以内:占70%(28/40)。喉上神经内支从穿出点到穿入甲状舌骨膜的距离:左测(22.3±3.2)mm(16.5~23.9mm),右侧为(23.2±3.8)mm(16.6-25.9mm),两侧合并后的距离为(22.7±3.5)mm(16.5~25.91mm)。外支的直径(0.7±0.11)mm(0.4~1.1),与甲状腺上动脉形成神经血管束,亦经甲状舌骨膜穿入,分布于喉部组织。2、舌下神经从舌下神经管出颅,向前内走行,在枕动脉处,发出一降支与C2及C3神经前支的降支结合形成颈袢,支配舌骨下肌群;在下颌角处,呈弓状走行于二腹肌后腹及茎突舌骨肌深面,并与之有2次交叉,之后向前弯曲到下颌舌骨肌的深面,发出分支支配除腭舌肌以外的全部舌肌。3、二腹肌后腹及茎突舌骨肌位于颈深筋膜浅层及中层之间,两者平行相伴而行,容易辨认,其深面组织由外向内依次为颈内静脉、副神经、舌下神经、枕动脉、颈外动脉、面动脉等。4、舌骨大角周围的重要结构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喉上神经及舌下神经,它们与舌骨大角尖的最短距离分别为(12.5±3.9)mm(6.9~18.7);(0.4±1.6)mm(0.2~2.5);(5.2±1.4)mm(1.6~10.8);(5.0±1.7)mm(1.6-9.7)。5、在解剖过程中发现将舌下神经向头侧牵开,喉上神经向尾侧牵开,颈动脉鞘向外侧牵开,内脏鞘(舌骨、食管和气管)向内侧牵开,即可以形成类似楔形的“窗口”,“窗口”直接对应的部位为C2/C3椎间盘及C3椎体,结合颈部过伸体位及用拉钩牵拉,可暴露最大范围:向上达寰椎前弓,向下达颈3椎体下缘,两侧可以暴露至横突。结论:1、在上颈椎前外侧手术入路中,二腹肌后腹及茎突舌骨肌复合体、舌骨大角为寻找舌下神经及喉上神经重要的标志,术中寻找到这两根神经后,对其游离并加以保护,可以减少损伤机率。2、通过以舌下神经、喉上神经、颈动脉鞘及内脏鞘(舌骨、食管和气管)组成的类似楔形的“窗口”暴露上颈椎,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显露,并且该概念的提出,为进一步应用微创器械进行上颈椎手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