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党组织凝聚力提升研究—基于组织管理视角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凝聚力的强弱直接体现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定长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转变,村党组织凝聚力建设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党组织凝聚力提升或增强,更是党的农村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目前村党组织凝聚力研究大多集中在党史党建领域,突出制度体制分析,从管理学视角进行的研究较少,实证分析缺乏。因此,本文借鉴组织凝聚力的相关理论,从组织管理视角出发,构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党组织凝聚力模型。从价值认同、领导者胜任力、人际关系、组织目标、利益共享五个维度探讨村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因素,从目标一致、情感一致、行为一致三个维度研究村党组织凝聚力。并根据模型设计村党组织凝聚力调查问卷,选择晋州市周家庄村和邢台市内丘县的中冯村、北双流村、北岭村、大冯村作为调查地点,回收有效问卷237份。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相应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显示:村民对乡村振兴基本发展政策的认同程度与村党组织凝聚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村党组织尤其领导者(村支部书记)的知识、组织能力、亲和力与村党组织凝聚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村组织内居民的人际关系和谐程度与村党组织凝聚力显著相关;村组织共同目标被村民所接受程度正向影响村党组织凝聚力;村民利益共享程度与村党组织凝聚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认为:村党组织要善于找到农村发展具体目标与党的宏观层面的价值和政策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培养和提升村民的价值认同,提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村党组织尤其作为核心的村党支部书记的胜任力是村党组织凝聚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村党组织要善于通过基层治理维护村组织内居民的和谐;村党组织要积极促成农村发展目标一致性;村党组织要维护村民集体利益,实现利益的共享。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条件的完善,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与此同时,生育水平近几年也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使得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快速转变。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保持较高水平,我国开始面临“银发浪潮”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在社会进步的今天,我国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仍然需要家庭代际支持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和作用,以缓解社会养老的压力。因此,本文基于社会交换、家庭生产、代际支持、健康需求等理
学位
土地利用转型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下,对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此衍生出了生态环境效应。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北省阜平县,是京津冀生态脆弱典型区。随着城镇化、第二产业发展的加速,农村、城镇居民点和工矿企业占用了大量农业用地,造成土地利用结构失调,加剧了山区生态环境压力。本研究以人地关系、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理论为基础,基于“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的视角,对山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21世纪初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加重了养老负担,而且我国的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大、增长快且高龄化严重"的特点,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在面对家庭养老日益式微,社区养老难以实现、机构养老难以接受以及不断有空巢老人死亡家中等现实困境,经过各地不断探索,最终在2010年肥乡前屯村形成了以村集体建院--老人自愿入住、自我管理--村集体和老人子女共同出资维持运转的“肥乡模式”。2013年以来肥乡模
学位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使养老问题也变得尤为迫切。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上的供给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养老的需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精神慰藉成为更多老年人的需求。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希望通过对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文化养老的研究来为石家庄市老年人在文化养老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此来提高石家庄市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实现人生价值。  在研究中,本文从文化养老的三个方面和积极老龄
学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人退休养老问题变得越发严峻,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大众对退休政策调整的不理解、不学习、不认同而造成的。因而本文在退休政策调整的社会大背景下,参考《2017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中居民退休准备指数、退休准备情况、退休准备期望等相关问题的理论阐述和调查结果,选取陕西省咸阳市45-60岁的临退休人员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退休准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劳动关系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目前经济下行和劳资矛盾的复杂化、激烈化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提出了挑战。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和谐与否关乎着社会经济能否稳健发展。因此,要改善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关系管理,化解劳资双方矛盾,将劳动争议的危害降到最低,是政府在应对新形势下的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方面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术界
学位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乡经济发展更加呈现两级分化的趋势,并且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其中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尤为凸显,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乡村教育落后于城市教育,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乡村的发展。乡村小学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支柱,关系乡村人才培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就乡村小学教师整体而言,他们的教学水平、管理能力和身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相对不高,整体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进入现代化体系全面建设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合理进行专业设置,科学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等管理方式促进农科教结合,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但是,长期以来对农村职业教育应有地位的不正确认识,
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国家的民族精神,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保护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是在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其蕴含独特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历史价值,能够满足公众对多元文化的需求。对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
学位
农村干部在推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职责,他们直接与村民接触,作为党和政府与村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是推动农村全方面发展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农村干部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干部是否公正清廉,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和形象,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