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与佛道关系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明学与佛道关系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阳明学与佛道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从哲学史的角度考察佛道在阳明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资料和观点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王阳明及其主要弟子思想的深入解读,在纵的方面理清佛道在阳明学的形成、发展和分化不同阶段的所起的作用,勾勒出三教融摄背景下的阳明学内在发展线索;在横的方面力图挖掘出王阳明及其弟子们吸收融合佛道思想资源的内在方式,重新解读佛道与阳明学的契合点。
   导论部分简要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进而指出本文重点解决的两个问题是:佛道对王阳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和佛道在阳明后学分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第一章分析了佛道思想在对王阳明思想形成和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本章第一节着重分析道家道教思想在王阳明初创心学思想体系过程中的作用。文章指出,王阳明早年信仰道教,亲身实践道教内丹修炼之术。尽管王阳明最终弃道归儒,但道家道教的影响并不会立刻消失,道家道教思想是王阳明初创心学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王阳明借助王弼玄学体用观思维模式,将“未发之中”诠释为“寂然不动”、“鉴空衡平”的良知本体,从而使其既为日用情感的根据,又使二者从根本上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王阳明进一步吸收融合道教内丹修炼中的收心入静方法,将“静坐体悟”和“不睹不闻”视为最重要的修养工夫。第二节通过考察王阳明中年以后与佛教的交往过程,指出正德十年左右原本以道解儒的王阳明开始利用《起信论》的思想资源,建构了“致良知”为核心的晚期思想体系。如果说王阳明在建构“致良知”思想体系过程中只是吸收和利用了《起信论》的思想资源,而并未背离儒家一贯主张的性善论,那么他晚年提出的“无善无恶”论则过多地利用了佛教“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的内容,将心体视为超越于善恶分判之上的“无善无恶”之体,从而动摇了儒家性善论的根基。总之,在王阳明心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道家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响是不同的。
   第二章以王畿和罗汝芳为例,分析了近佛派的阳明后学的形成和主要思想特点。本章第一节首先考察了王畿求学王阳明的经历和他与佛教的交往过程,指出这位受王阳明晚年思想影响,并与佛教颇有因缘的王畿在其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难以摆脱佛教的影响。王畿吸收融合佛教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王畿在延续了王阳明晚年以知觉作用界定良知的同时,改造了儒家传统的善恶观,将善界定为保有虚明灵觉的认识能力,恶界定为丧失虚明灵觉的认识能力。对比佛教的理论,这与佛教“作用即性”之说是相契合的。第二,在工夫论上,王畿参照宗密的“理顿事渐”,提出了“实悟真修”的悟修观;在唯识宗“转识成智”的基础上,提出了“转识成知”的致知观;依照《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提出了相似的调息方法。总之,在本体论和工夫论上,王畿大量将佛教华严宗、唯识学的相关理论整合到他的心学理论中来,从而完成了从本体论到工夫论对佛教理论较为全面的吸收融合。本章第二节通过考察罗汝芳与佛教的交往经历,指出他一生与佛教有着极为密切的来往。罗汝芳儒佛融合的具体路径是将心学禅宗化。罗汝芳在将良知当下化的同时,认为赤子之心是“心境空寂”的空无之体。罗汝芳改造良知的方法与六祖惠能“自心是佛”的说法是一致的。与此相关,罗汝芳借鉴禅宗修行论中的迷悟不二、道不用修和禅非坐卧的解脱观,提出了迷觉是一、当下即是和破除光景的修行工夫。
   第三章以聂豹和罗洪先为例,分析了近道派的阳明后学的形成和主要思想特点。本章第一节首先考察了聂豹对王阳明不同时期思想的取舍,聂豹认为,王阳明早期思想是其一生学问的主旨,晚期思想只不过是教人的权法。聂豹对佛教持严厉的批评态度,而对道家道教的态度则相对缓和,这使得聂豹更容易接受道家道教的思想。聂豹思想中的道家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将王阳明的良知诠释为道家一贯主张的虚寂之体;第二,继承王阳明早期的动静观,将良知界定为寂然不动之体;第三,直接借鉴明朝中晚期“儒道发明”思潮的思想资源,提出了虚明的良知是生成万物的根据;第四,提出类似道家道教的“致虚守静”工夫。本章第二节通过考察罗洪先的良知观和他与道教的交往经历,指出他不仅与聂豹一样认同王阳明早年的近道思想,而且与道教的交往更为密切。与聂豹不同,罗洪先主要是利用道教修炼方法丰富和发展阳明学中的修行工夫。他对道教修炼方法的吸收融合主要体现在主静和收摄保聚工夫上。总之,聂豹和罗洪先的思想是沿着王阳明早年儒道融合之路而展开的,是阳明后学道家道教化的产物。
   结论部分是对阳明学与佛道关系的总结,同时指出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王阳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提供一个分析阳明后学分化的全新视角,有利于把握明代中晚期学术发展的趋势。
  
其他文献
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展开道德辩护既是科恩平等思想的重要维度,也是他为当代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研究所做的重要理论贡献。通过他的辩护,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维度得到凸显,彰显出它特有的理论生命力。为展现科恩平等思想的重要贡献和真实意蕴,本文试图以道德辩护为视角探索科恩的平等主义思想,力图完整呈现他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反思”、“重释”与“辩护”。基于科恩辩护的逻辑进程,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明科恩道德辩护的
学位
如果不把现代性理解为一个“时间”维度上的概念,而把现代性看作是人类从传统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转向,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传统社会中的价值观念体系被人类依据主体的理性和自我意识所解构,同时又建立了新的价值观念体系。西方的现代性自确立以来就是一种个体的人试图完全依赖于自身的“主体”和“自我意识”来解释一切的价值观,现代性的本质即理性的逻辑和主体性原则。明晰了现代性的本质之后我们发现,人与自
学位
美德伦理学是否具有一种道德客观性始终是学界所关注的问题。许多学者认为,美德伦理学并不具有道德客观性。对此,罗莎琳德·赫斯特豪斯则持相反的观点。她试图通过一种自然主义的目的论来证明美德伦理学所具有的道德客观性。她认为美德伦理学的道德客观性依赖于三个命题:(1)美德有利于其拥有者;(2)美德使其拥有者成为好的人;(3)美德的上述两种特征是彼此关联的。通过前两个命题,赫斯特豪斯分别证明了美德清单、美德品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蕴涵着道德理论这一事实被很多学者所确认,比如凯·尼尔森、罗德尼·佩弗、G.A.科恩等。那么,马克思的道德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理论?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性质进行讨论正在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首先需要澄清的问题是:马克思是不是一位功利主义者?以亚当·沙夫、德里克·艾伦、艾伦·布坎南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马克思的道德理论是一种功利主义。但这一看法遭到了诸多学者的反对,米勒通过对比马
学位
从古典实用主义到新实用主义,在这一过程中涌现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家和理论观点,前者的集大成者是杜威,后者最为人所知的代表就是罗蒂。无论是早期研究分析哲学,还是后来转向后现代主义,罗蒂一直以杜威主义者自居,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也会经常引用或者批判杜威的观点。但罗蒂对于杜威的哲学理论究竟是进一步发展还是有所歪曲,始终是人们争论的一个焦点。其实,从实用主义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实用主义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即使在
学位
在我们的常识里,当相信的命题受到质疑时,作为负责任的认知主体,理应能为自己所相信的命题提供理由、为之辩护。然而,当为自己所相信的命题提供辩护、寻找能够支撑命题所需要的理由时,又不得不需要寻求另一个理由来为前一个理由辩护,如此一来,就踏上了一条寻找辩护理由的路途,无限后退、无穷无尽。知识论的回溯难题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既然我们的知识需要辩护,而辩护的理由又陷入了无穷倒退,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人能对
学位
本文旨在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界眼中的一个著名论题“塔克—伍德命题”(The Tucker-Wood Thesis)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塔克—伍德命题的反驳,进而实现对马克思哲学正义观捍卫的目的。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由美国哲学家塔克和伍德先后提出的观点构成的“塔克—伍德命题”在马克思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其主张的核心观点“马克思并未从正义的角度来批判资本主义”挑战了人们普遍认同的马克思对正
汉娜·阿伦特指出,马克思是第一个考虑劳动阶级解放问题的人,马克思对劳动的赞美颠覆了西方政治传统,使得这个时代与过去的时代都不同。尽管如此,阿伦特不接受马克思对劳动的定位,她认为政治行动是在人们通过劳动摆脱了生存性活动的基础上开始的,而马克思的劳动观意味着所有人都要成为劳动者。阿伦特从两个方面批评了马克思的劳动观,即他忽视了劳动与工作的区分和加大了必然性对人的压制。本文旨在以劳动概念为核心,以阿伦特
学位
本文在总结中、韩、日三国实学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应该从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三个方面将实学界定为元气实体、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三个层面,简称为实事求是之学。尽管传统中有诸多实学因素存在,如中和权变与实事求是,知仁勇文与经世致用等,都有其内在的联系,但实学真正产生是在明末清初,由于民族和社会危机才使得思想家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国计民生上来。就总体特色而言,实学乃是以苟学为主,兼及孟学,同时已经开始突破儒学
学位
德里达以“解构”一词著称于世,透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解构”给予人们前所未有的激情。进入20世纪90年代,德里达似乎放弃了原有的对纯粹哲学的偏爱,发表了一系列政治哲学著作,如《友爱的政治学》、《马克思的幽灵》、《论好客》等等,以“政治学转向”再次成为哲学界的焦点人物。实际上“转向”这一词并不确切,因为德里达的后期政治哲学理论不是对“解构”的背离,而是继承和发展,“解构”蕴含在他所有的政治论述之
学位